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苏区辞典

湘鄂西苏区的教育事业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苏区辞典》第284页(739字)

湘鄂西苏区对教育事业也很重视。1930年10月中旬召开的湘鄂西第二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文化教育决议案》指出,大力开展教育工作,“已成了苏维埃主要任务之一”,认为教育工作的任务,不仅局限于识字方面,而且是要教育广大工农兵群众自觉地拥护苏维埃政权。因此,它是“整个苏维埃运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决议要求“培养文化教育工作人员,加紧对各校巡视工作”,组织编辑委员会,“负责教材编写工作”,并要求“在各县均须设立师范学校(最高学府)、列宁学校以及夜校、图书馆”。在各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重视下,湘鄂西苏区各县普遍设立了列宁小学,吸收适龄儿童入学,实行免费教育。有些县还办了高级小学。为了解决师资不足的困难,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还办了一期教师速成班,培养教师50~60人。监利、石首、沔阳等县苏维埃政府也举办了师资训练班。1931年3月,仅江陵、石首、华容、沔阳四县统计,列宁小学即有292所,有学生12000人,与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县相比,学校数和学生数均已超过。湘鄂西苏区各级党组织,还开办了各种短期学习班、训练班,培养党、政、工、团等方面的干部。1931年5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就各级党组织举办训练班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据此,中共湘鄂西省委直接举办了一期为时两周的高级干部训练班,以政治经济学、列宁主义、土地问题、农民问题、组织及宣传工作等为学习内容,并编有教学大纲。中共湘鄂西省委还办了列宁学校,学习时间三个月,学员100余人,其中区级干部占多数,乡级干部次之,党、政、工、团干部均各占一定比例。此外,还广泛开展了社会教育,举办了许多识字组和妇女夜校、贫民夜校,使许多劳苦群众学习了文化知识,扫除了文盲,提高了政治觉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