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苏区辞典

靖远起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苏区辞典》第803页(1152字)

1932年5月5日,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由共产党人谢子长、焦唯炽、张东皎、孙作宾等领导驻甘肃靖远县的国民党军甘肃省警备第三旅1个营又2个连举行的起义。早在1930年,中共陕西省委和陕北特委就选派大批共产党员打入驻宁夏盐池的国民党军第八旅第十五团开展兵运工作。1931年冬该团扩升为甘肃省警备第三旅,驻防甘肃靖远时,其副旅长、参谋主任等职已由中共党员张东皎、孙作宾等担任。至起义前,连以上军官有共产党员35人、士兵有党员57人,并于党员集中的第二团成立了由张东皎任书记、化东任副书记的中共党委。为顺利组织该旅起义,1932年4月16日,中共陕西省委又派谢子长、焦唯炽到靖远。不久,党委改组,由焦唯炽任书记,领导起义事宜。当时,中共组织实际掌握的部队仅为第二团第二营和教导队,共140余人及枪支,装备亦较差,据此,党委决定趁反动的旅参谋长姚绍芳开会之机将其逮捕,后包围旅长王子元住处,逼其令嫡系特务营等放下枪;或乘王参加教导队毕业典礼时下手,宣布全旅起义,具体时间见机而定。不料泄露消息,王子元先下手,将张东皎等逮捕,并收缴了教导队的枪械。得悉这一消息后,谢子长、焦唯炽立即召开党委紧急会议,决定于5月5日黄昏,将能拉走的第二营、教导队、第一营第一连、骑兵营第二连和第三连共400余人拉出靖远,宣布起义。当晚,除骑兵营2个连驻守靖远西关,未能按计划行动外,第二营、教导队及一营一连起义,由东门出城,次日拂晓到达打拉池,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四支队,谢子长任总指挥(谢未跟部队行动,由吕振华代理),焦唯炽任政委,下辖第一、第二2个大队,分由曹炳奎、张秀山任大队长,共200余人。由于敌人追击,起义部队改编后继续行军,至达郎山遭敌阻击,在缺乏战斗准备的情况下,部队伤亡较大,后为避免损失,遂分成两路:一路就地打游击,一路向陕西栒邑(今旬邑)前进。谢子长、焦唯炽、石子健等领导人在出靖远城东门时与部队失去联系,遂转赴兰州。不久,被捕的张东皎等经组织营救出狱后也赶赴兰州与谢、焦会合,筹集枪支弹药,拟于王子元部组织二次起义。此时,参加靖远起义的70余人陆续会集兰州,由谢子长等率领,转至靖远以北的水泉,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总指挥谢子长,政委焦唯炽,参谋长杜润滋,秘书长邬逸民。下辖3个支队,杜鸿范、张东皎、王儒林分任第一、二、三支队司令,共200余人。6月初,张东皎作战牺牲,部队缩编为1个支队。不久,谢子长奉调西安,部队在支队司令王儒林,政委杜润滋领导下,在海原、景泰、靖远、榆中、会宁等地坚持游击战争。并在战斗中发展壮大到400余人,后又扩编为第三、第四2个支队,每队各辖3个大队。第三支队司令王儒林,政委杜润滋;第四支队司令兼政委孙作宾。

上一篇:凤翔路口起义 下一篇:西华池起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