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钟铭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43页(679字)

【简介】:

战国早期曾国所作。一九七八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现藏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一九七九年第七期着录。

【赏析】:

战国早期,鸟虫书风行东南各国,正体篆书的地位逐渐被取代,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铭文字体就是这种形势下的产物。

平心而论,虫书那极尽修纵的形势、柔韧摆动的线条、大幅度地穿越空间,比起尙质的正体篆书要优美许多。而有得必有失,虫书的飘拂也爲它带来了弊端:不免人工雕琢的痕迹。有时爲了整体气韵的协调,不得不做变形和取捨,很像削足适履。儘管如此,虫书得天独厚,越秦至汉,延续四、五百年,自非侥倖。比之鸟凤外饰的花体字,它的长处在于字体本身,即在现有的结构和笔画线条之内做出种种变化。不加外饰,这一点,《曾侯乙编钟》铭文风格提供了证明。

这件作品全用圆笔,有楚国书法的性格。结构爲了适应书法风格,或多或少地有所调整,富于巧思,工艺性也很强。通篇考虑,《曾侯乙编钟》仍不失爲传世佳作,很値得欣赏和借鑒。

《曾侯乙编钟》铭文形体堂皇妍丽,结字修长,在较多的文字结体上显得上密下疏,并能在绵密的文字排列中达到了气息相通的效果。其笔画飘逸潇洒,亭亭玉立;结体婉转遒美,锋頴秀挺;运笔纯熟而显得结构自然,蓄意曲逆的线条中给于人一种在静止中有飘飘欲起的动感。

上一篇:信阳楚简 下一篇:卅二年平安君鼎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