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碑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99页(1215字)
【简介】:
又称《张景造土牛碑》。东汉延熹二年(159)立。一九五八年在河南南阳出土。现存南阳市西南卧龙岗汉碑亭内。125×54cm。碑身四周皆残。隷书。存十二行,行二十三字,共存二百二十九字。字形类《朝侯小子碑》等。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汉张景碑》,上海书画出版社《篆隷》(中)、《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收入。
【赏析】:
一看《张景碑》的笔势、体势,便知它是完全成熟的汉隷作品。
《张景碑》的书法属于汉碑中隽永、秀劲一派。用笔方中带圆,圆中有方,但折处纯用方折,脱尽篆意。书风瘦劲似“石门”,而无其奔放、涩劲;秀丽近《曹全》,而不及其规整、温润。笔势左右开张,波磔分明,形成横扁的体势,结构于平正,匀称中见变化,端庄自然。然而于十一行处骤然将“府”字中最末一笔拉得又粗又长,一破三格,却大有汉简之风韵,耐人寻味。
《张景碑》在地下沉睡了大约有一千六、七百年之久,直到一九五八年才被发掘出来,然而它却以其独特的风貌和魅力被誉爲上承古篆、下开楷则的汉代隷书碑群的代表作之列,得到人们的赏识。
《张景碑》的碑文记述了地方政府同意张景包修土牛等一切设施,以免其世代劳役的事。从中我们不难窥见东汉徭役之苛重。然而,它无疑爲我们今天留下了宝贵的史料和书法艺术资料。
碑文结体宽扁,用笔平正圆润,笔力内含,点画波尾显明,但挑脚的稜角不明显。笔势疏朗从容,体势均称严谨,典雅端庄,秀丽多姿,工细而不造作,纵逸稍差。在秀丽中有一种严正平和而舒展的风致,显得落落大方。结体取势与《朝侯小子残碑》如出一辙,是成熟分书的典型。惟撇捺横挑处瘦劲有力,但妩媚稍逊《小子》,而含蓄平正过之。书风与《史晨碑》、《孔宙碑阴》相近,但比《史晨》稍横扁,比《孔宙碑阴》字淸晰,笔道分明,便于临习。分书发展到桓、灵两朝,分势成熟,奇丽多姿,流派纷呈。在布白上“纵横成列”已成定式。《张景碑》布白疏朗,字间几容一字有余,与《史晨》、《曹全》、《小子》、《孔宙》等相同。“隷法以汉爲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王澍语)观《张景碑》愈信其说。
碑文的体裁属于汉代地方政府的公文告示,文中“告”字凡三见,在汉代公文中多爲上级官吏对所属下级官吏的指示用语。碑文首行前三字残存笔划与第十行前三字“府告宛”相似,地位亦相当,两“府”字垂笔过两格,此种现象在汉简中习见,汉碑中亦时有所见,如西汉《五凤二年刻石》、《李孟初碑》的“手”字。“府”字长垂两字地位,应是书写者对上级官府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