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隷砖三种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46页(620字)

【简介】:

晋砖刻。a.搨本34.7×15.3cm。二字“百廿”;b.搨本27×13.3cm。三字“独良良”;c.搨本31.7×15.6cm。字二行,“咸宁五年(280)闰月十八日……”。前二砖当与此同时製作。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二)。

【赏析】:

晋代砖刻甚多,是晋武帝曾下诏禁止碑铭所致。无论汉、晋,砖刻文字多爲隷书和草书字体。由在砖坯上随意镌划而来。风格类似简牍文字。

晋草隷砖,源于实用,流行于民间,镌划急速,意态简率潦草。故给人以潇洒自然的感觉。

从a、b两砖看,a砖,章草意态浓重,点画凝重浑厚,使转灵活多变。笔法及字势古拙纯朴。b砖,多具今草之意,波磔隷法基本爲今草点画所代替,其笔势、转折连绵不断,结构和体势上的变化,使点画富于流动而有韵致。

c砖,在技巧和风格上明显区别于a、b两砖,镌划除疏放自然以外,其体势则爲汉隷的外沿,具有野趣。点画多属单一形式,又无明显的波磔。用笔的凝重遒劲则强于a、b砖。“五”字笔划的映带,含有行草的意趣,字横划上仰和形体多变,又含有楷则。总体在艺术上具有奇逸姿肆的感染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