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橘帖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57页(887字)
【简介】:
东晋·王羲之书。唐摹本。硬黄纸。行书,尺牍一则。凡二行,共十二字。与《平安帖》、《何如帖》爲一纸。24.7×46.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一)、《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南北朝书法》、《王羲之传本墨迹选》、日本《书道全集》(四)。
【赏析】:
“晋人尙韵”,这是后代的槪括。诚然,晋书如只能用一言以蔽之,则确非“韵”字而莫属。但我认爲,晋书的韵胜却并非“崇尙”所致。王羲之创出新体,起先无非是赶时髦的年少喜爱,不然庾翼也不会痛感人心不古,发出“家鷄野鹜”的浩叹了。可见时新美观才是驱使大家奔凑的魅力所在。“韵”是一种时代风格,是晋朝飮酒、服药、淸谈、任诞一类士族风气在书法中的宣泄,这是“当局者迷”的东西,也是时过境迁而不可复现的东西。质言之,“韵”是后人追摹可望而不可即的仙境。明王鏊云:“近世以书名家者,唯松雪翁(赵孟頫)最得二王笔法,几所谓未达一间者。”他没有挑明的,难道不正是“韵”吗?
《奉橘帖》虽是唐人硬黄响搨,但右军的点画位置想是无毫髮遗恨的。我们从中可以理解到,大王书毕竟方从汉魏之茧中羽化,运笔还不乏朴素的古风,线条质直少提按,便是表现之一。羲之变法最实质的内容,我想,不是仅仅取消了隷书遗意,而是结体上突破了古来单调的模式。韩愈指斥“羲之俗书趁姿媚”,一个“趁”字道尽了王字妙处—不仅乘时,应时而变体,而且乘势,随势以布形。请看,“橘”、“百”、“枚”、“霜”、“降”、“得”六字右侧转折,各各不同,有的方折,峻稜毕现;有的圆转,圭角不露。形成的方框也色色有异:有的上下齐等,有的圆颅方趾。最耐人寻味的是,“百”字在折过下行之时,忽又小曲,虽然内壁依然平整,但外廓因此与左竪形成了较强的对比。赵子昂《兰亭十三跋》一条云:“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古刻尙且如此,下眞迹一等的摹本更不在话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