桤木诗帖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641页(1153字)

【简介】:

宋·苏轼书。纸本。行书。七律一首。有“三希堂精鑒玺”。《石渠宝笈》着录。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四)。

【集评】:

明金冕跋:“昔先生尝讚美杜子美诗、颜鲁公书皆求之于声律点划之外,今观先生书杜诗,后千百年,宛然若日昨挥洒者。盖寓精神于翰墨而才品所自到尔。倘拘以字宙之得而论之,是未可同赏妙也。”明姚广孝跋:“坡翁书,大槪骨撑肉,肉没骨,自出新意,亦一快哉。其字划更圆熟遒劲可爱。”淸吴升《大观录》:“结体秀润,姿态横生,无一笔板滞。虽短幅,令人爱玩不忍捨。”淸安岐《墨缘滙观》:“凡见苏文忠公书,用墨太丰,此卷字划沉着,用墨浓淡得中,较丰墨者别有生动之趣,亦纸之使然耳。”

【赏析】:

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宋人尙意”,是一个定论。宋四家之一的苏轼是这一格调的开创者,其书法自称是“我书意造本无法”,然无法之法乃更高之法,只要稍加追寻一下苏轼书写此诗的用心,便知其并非是“无法”,而是在法中施意。

桤木诗原作係唐代诗人杜甫于乾元二年(759)避乱蜀中所作,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把自己历尽兵燹之后新居初定时的彷徨忧伤的心情,细緻而生动地表现出来。中年的苏轼,仕途受挫,历尽坎坷,有着一种同样遭遇和共鸣,苏轼选择并书写了这首“桤木诗”,我想是并非偶然的。

苏轼行书本于二王,中岁融入颜眞卿和杨凝式的笔法,端庄圆润,气韵生动。此卷共十九行,其中正文七行,行距相等,文字大小长短随字生形,笔墨圆熟流畅,有魏晋之法,意在笔墨之中。

苏轼喜用偃笔,笔虽偏偃而笔力始终落实在点画的实处,致每波画尽处隐隐有墨痕之聚,看去缺乏挺劲之态,然力透纸背,骨力深稳,笔致森严,情趣悠长。

在字画方面,用笔沉着,施墨浓淡适中,于运笔的阴阳顿挫之中,柔而见刚,旣融颜体之神韵,又能自创新意,集诗情笔韵于一体,使人的情感也随着他的笔调时藏时露,在鑒赏中不断产生出一种微妙变化,似乎使人联想到他是在爲杜诗作画,意在爲己写诗,与其《黄州寒食诗》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整幅字看去法度中正,但意态自足,笔意依诗思起伏,气势由心緖牵动,杜诗给予苏轼的巨大激动,隐隐浮现于笔端。

苏轼是大文豪,深厚的文学修养,是其书法作品能创新入意的关键所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