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寒食诗帖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642页(2153字)

【简介】:

宋·苏轼书。纸本。行书。五言二首。凡十七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二零七字。33.5×118cm。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淸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墨缘滙观》、《石渠随笔》等着录。刻入《戱鸿堂法帖》、《三希堂法帖》。刊于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

【集评】:

黄山谷《黄州寒食诗跋》云:“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爲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赏析】:

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期间,诗、文、书、画的成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黄州寒食诗》是两首五言长律,书于元丰五年(1082),时东坡四十六岁。作品代表了苏轼行草书的最高成就。

《黄州寒食诗》前一首写来到黄州已过三寒食,两月来苦雨有如秋之萧瑟,海棠花已谢去,“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后一首写雨势更急,“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裏”,过着“空庖煮寒菜,破竈烧湿苇”的凄苦生涯,末后“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四句作结,表示了无可奈何的矛盾的心情。

《黄州寒食诗》以宋人惯用的手卷形式写出,用笔以侧锋爲主,烂漫不羁,坚利凝重,一气呵成。开头每行九、十个字,气势不凡,跌宕多变,两次出现“悬针”。写到第二首一开头即打破前面的规距,字体变大,运笔加快,“破竈烧湿苇”以下势如破竹,充满内在的不可遏止的激情。而“右黄州寒食二首”几个小字又与开首呼应,加强了整体感。

《黄州寒食诗》卷后有黄庭坚大字书跋,爲黄庭坚行书佳作。山谷对《黄州寒食诗》十分倾倒:“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爲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山谷跋文书写精到,与苏书成着名的合璧。董其昌、梁巘都称《黄州寒食诗》爲苏书中之甲观。按苏轼书法虽在当代与后世享有盛誉,但形体扁阔,传爲山谷所说“石压蛤蟆”的缺点也是难以否认的。唯独《黄州寒食诗》,公认爲无懈可击的杰作。这幅作品能够大大超出苏书的水平线,在宋代书法中如鹤立鷄群,不能不从苏轼的人生体验以及文学艺术修养等方面作综合的考察,标誌着苏轼整体素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一个高度。作品所提供的欣赏价値,诗与书法不仅是统一的,并且互相渗透和深化。

苏东坡遭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前,其诗名、书名均未与其弟苏辙有高下之分。居黄州四年,苏东坡先后创作前、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大江东去》词,其诗文之名大噪。而《黄州寒食诗》正是苏东坡贬居黄州第三年(“已过三寒食”),即元丰五年之作。这正是诗书俱佳的佐证。其诗,被黄山谷称爲“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其书,则是“合作”,“试使东坡复爲之,未必及此”。黄山谷《黄州寒食诗跋》可谓书法鑒赏、书法批评的一个楷则。

首先从作品的文字内容入手,品其诗,得到“似李太白”之感觉。这是两首五言古风,苍劲沉郁,叙其在黄州的艰苦生活,和作者悲凉的心境,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我以爲,以其痛国哀世之心观之,与其说此诗“似李太白”,莫如说似杜工部。观书人大多不及文字,但观东坡《黄州寒食诗》者,未有不诵其诗,品其韵,而后及书者也。是诗的境界,非常自然地引入书的境界。

论其书,山谷谓“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由是观之,果然有颜鲁公的沉雄,杨凝式的顚逸,李建中的丰润。颜鲁公,圣之时者也,爲一代开山之祖;杨凝式继之,承鲁公之法,又得二王之意,是颜的最成功的发展;而李建中是宋代学颜的先导,延传颜字的桥樑。《黄州寒食诗》则兼而有之,这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成功,是由唐到宋的最合乎逻辑的发展。如果说《兰亭序》重韵,《祭姪稿》重气的话,那么《黄州寒食诗》是尙意书风最先起的、最成功的代表作。它与前二者,均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这种“意”,不仅在于其诗文之意,还在于它把观赏者所带入的波澜起伏的创造性的书法意识。据岳珂《宝眞斋法书赞》记载,苏东坡作字往往不满意则重写,以至已发出的信札,也要再写一遍送到受信人手裏,可见“期于传世”。这正是书法艺术发展到宋代,在苏轼这样文人手裏的诗稿、信札,已经是具有相当独立的审美价値的书法作品了。这尙意书风,正是如苏东坡这样创作意识非常强的书家所倡导、实践而形成的。如果用今天形式构成的创作意识来分析,其字形的欹侧,其行气的错落,其章法的高潮迭起,均是匠心独运。“看似寻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自然,就难免有不少人在哀叹,古法自宋代已蕩然无存了。然而,却不知书法已经必然性地发展到一个新的天地裏去了。失去的已经必然地失去了,得到的则不应该轻视它,而应该珍视它,发展它。这就是艺术发展的辩证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