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张大同书韩愈赠孟郊序后记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670页(1492字)
【简介】:
宋·黄庭坚书于元符三年(1100)。纸本。楷书。凡十行,共三十八字。34.1×55.35cm。卷尾有吴宽、李东阳、莫绍德跋。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
【集评】:
明吴宽跋:“展翫间老气勃勃,觉不可当。可恨波撇太长,又恐鹤顶不宜断耳。”淸莫绍德跋:“余所见涪翁墨迹,不下十数种,唯此卷与范宽长江图跋尾爲最眞妙。”淸王铎跋:“锷刿力勇,有蜺撼树、蛟抶石之势。”
【赏析】:
作爲宋代“四大家”的黄庭坚,比起遒厚的苏轼、雄杰的米芾、秀润的蔡襄,更具有强烈的个性与创造,对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具体分析。
在结体上。一反常态,或右斜左正,或左斜右正;或左高右低,或右高左低。字的上下二部分也有这样的变化。扭曲盘结,体势由左下向右上上展,造出一番超凡的险峻姿态。在行书中如此造型丰富、大胆弄险,这是黄庭坚的首创。这一表现手法直接影响了晚明的书家,王铎的行草书,是黄庭坚行草书结体的伸扬和发展。尤其是在这件作品的结体中的横画、撇画、捺画,尽情伸张,体势峻拔,异常豪健。他的行书可以写得很大,而且愈大愈佳。黄庭坚以前的行书,表现在大字上往往不佳,就是《兰亭序》放大之后并不耐看,优美、曲折的点线表现小字很好,放大之后往往不佳。黄庭坚的行书、劲健的长横、长撇、长捺,能够矗立起雄强的框架,这裏我们找到了爲什么明代的祝允明、沈周、文徵明,淸代的郑板桥、郭麐及吴昌硕等人都学黄庭坚的行书,并都以写大字条幅擅长的原因了。
在韵律上。首先看他的用笔,行笔速度较缓,并以隷书、篆书的笔法入行书,自如的线条裏富有很多的内涵。硬毫的行驰中,很少枯笔,运带的长笔伸展中富有自然的、强烈的振动韵律,这是张旭、颜眞卿、杨凝式所未能企及的。黄庭坚所说的“字中有笔,如禅中有眼”,就是指这不单调、不光滑、不枯燥而意态自足的韵律。这一韵律的表现手法尤爲独特,它不是快笔、不是短线条,因爲这不足以表现这一韵律,而是行笔缓慢、长线条的伸拖、强烈的震撼,如作品中的“一”、“长”等字就很明显。这如同京戯中的老生的长腔,给人以咀嚼、寻味的感受。确实像康有爲所说,是“意态更新”。与黄庭坚同时代的晁美叔曾称许他的书法“唯有韵耳”,并认爲王羲之的波戈点画也没有这般韵律。包世臣也说:“山谷以箭锋所直人马应弦爲韵”。尙韵确实是黄庭坚书法的一大特色。
在章法上。如此鲜明、自觉地在整体中追求平衡、对称的原则,是历史上的行草书所没有的。他的行书体势多由右上向左下倾斜,行与行之间有对应,有时完全打破。穿挿争让,连续的长笔多以断点相分割、互应。字与字之间充分运用大小、正斜、曲直、虚实、轻重对比。有的笔画单独看来并不圆满,但左右上下总有相救应的笔画与字。他不以“一画爲准”、一字爲标,在过与不过之间求得自在,在总体中见出变化和统一。他自己这样说:“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爲圣。”章法的变化和统一,又是他的行书一大特色。
这样的总体效果,也许就是他反复强调的作书“不俗”。正如宋徽宗所说的,如“抱道足学士、坐车驷马上之上,横钳高下,无不如意。”如赵孟頫所说的:“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望之如高人胜士,令人敬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