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秋山诗帖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706页(1411字)

【简介】:

宋·米蒂书。行书墨迹。纸本。五行,二十八字。29.1×31.9cm。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等鑒藏印。收入故宫博物院《米蒂牍》册。《三希堂法帖》摹刻。《墨缘汇观》着录。故宫博物院有影印本。刊于《书法丛刊》(十五)。

【赏析】:

我以前在某个场合曾经谈到米蒂的章法,认爲他在前期行距是宽的,中年以后逐渐紧密起来。现在我觉得这个观点不尽準确,至少是不够全面的。应该修正爲:他的行距在从容写来时往往较宽,反之,急遽而流于草率时则爲较密。录自己的诗作或有感而书,心境恬和,态度也比较郑重,因而大抵属于前者;尺牍书札,爲求便携,对客操觚,匆匆不暇,也就多成后者。由此观之,援章法而作确定年代的依据是不太可靠的。

这篇诗帖没有可供划分时代的署名,但与同是行距较宽的另几件诗帖比较,它在结体上不像三十岁左右的《砂步》二诗,己摆脱了明显的欧字遗风,其笔法的变化无端和气度的雍容冲淡,实具年资较深的表徵。在这方面着眼,此篇与作于绍圣元年(1094)他四十四岁的《拜中岳命》诗大有一致之处。但《淡墨秋山》比《拜中岳命》在结体上更稳健老到,运笔也沉着得多,说明《淡》比《拜》在写作年代上还要晚一些。另一个旁证是“远”字的笔顺问题。“远”字米帖凡四见,本篇“远”字第一笔先落竪的写法,在《蜀素帖》(1088)和《天衣怀禅师碑》(1092)﹝注一﹞中尙未出现,而在作于涟水(1097—1099)的《贶豉帖》﹝注二﹞裏,“远”的反常写法比《淡墨秋山》诗更爲熟练流畅。再根据诗意,基本可推定该诗帖是米芾辞中岳庙监“东归”京口海岳庵时(1095)所作,因爲诗中流露出对家山秋景的亲切感情,只有在久别重逢时才会产生,凭高临远也就自然想到彼岸平山(在扬州)的故人。所谓“五年”,也恰恰符合米芾从元祐六年(1091)知雍丘前离家到千里归止间的契阔。

此帖之超妙轶尘,充分体现在点画运笔上。我们无论怎样变换欣赏的角度,都能获取淸新可喜的感受。如将八法分门别类地勘照,我们也许更能发现并领略米芾的匠心和奥旨。“画”字五横,“紫”字四竪,以及末行的悬针垂露等处理方法,无不昭示出他过人的机警。他正是调动了一切可资变化的因素,造就各种点画在同一字中或邻近字间的奇姿殊态,来外化自己内心的求变意识,并以此唤起观者的审美情感。但米蒂在书法上的好异炫奇,却不像举止的那般乖张,他笔法的多变,是不悖于结构的自然之理基础上的极度发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此之谓也,在这点上,米芾从来不失杰出艺术家的淸醒。

《淡墨秋山》诗的意境是优美的,笔意也是悠閑的,但是米芾仍然没有忘却调节笔底的律动。如果掩去“故人好”三字吴带当风式的牵掣应接,那么通篇的近于沉闷,是不会像现在这样光彩照人的。

对比,是米书的警策,只有从这点悟入,才能进乎技而有所得。

(注一)见《群玉堂米帖》上册,上海书画出版社。

(注二)见《宋搨米襄阳行书》,天津古籍书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