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意大利货币政策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55页(1210字)

意大利货币当局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意大利银行为侵略战争大量印发银行券,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物价指数在1913年、1919年和1924年分别达到100、365和585。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采取了加强金融管理和干预政策。1926年9月和11月分别发布银行管理条例,规定银行准备金率及商业银行存款、贷款限额,以保证储蓄存款的安全,稳定。此外,政府在1931年和1933年分别建立了两家由国家控制的工业信用机构——流动资金机构和工业复兴公司,目的在于干预金融,控制中长期贷款资金。在30年代初,政府不得不着手进行银行体系结构的改革,特别是信托存款银行不得经营中长期的存款业务,只能经营短期的信贷业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里拉大幅度贬值,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严重的货币和银行危机。到40年代末,才基本控制了通货膨胀,这时政府采取了新经济政策,一方面抑制个人消费,限制信贷与货币;另一方面对大企业提供优惠的税收和财政补助。在采取一般经济性的紧缩措施的同时,政府极为重视货币量的调整,将货币量置于国库和中央银行的特殊控制之下。自1948年开始,中央银行每年公布反映货币流通增长速度的货币收支平衡表,具体分析货币量的变化和各部门执行政策的情况。直到50年代,这种直接控制货币量的政策有效地控制了零售物价的增长。60年代初,由于经济增长减慢,中央银行开始执行了扩张的货币政策,目的是保持经济发展速度。但结果出现了财政赤字和物价高涨,政府不得不再次采用紧缩通货的政策,减少贷款和基础货币的限制措施,还辅助一些限制分期销售和提高交易税等手段。1964~1965年的经济大衰退之后,政府陷入一个两难选择时期,继续紧缩通货就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损失。从1966年开始,货币政策方向有所转变,中央银行在保持长期债券行情稳定的条件下,更加注重调节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将基础货币作为货币流通控制的主要标的。银行每月分析基础货币的变化,现金增长原因及其增长量的分配结构。直到60年代末,中央银行将基础货币增长率保持稳定,因而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也是相对稳定的。在意大利经济文献中将这一货币政策时期称为“温和阶段”。进入70年代,由于意大利是原料和动力的输入国,世界市场的价格上涨造成国内价格急剧上涨,出现了外汇危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更为困难。直到70年代初,开始实施了一些活跃经济的刺激措施,两次降低贴现率,也允许商业银行扩大其在国外的债务。1973年,里拉实行了浮动汇率。进入90年代,里拉脱离了欧洲汇率机制后,银行更为重视控制货币供应量。1994年和1995年M2的增长率低于5%的目标。其中主要原因是银行利率和财政债券利率的差距扩大,迫使中央银行更为努力直接控制通货膨胀。1996年,意大利货币政策目标是将通货膨胀率降低到4%之下。

上一篇:法国货币政策 下一篇:英国货币政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