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中国近代外汇市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557页(638字)

中国近代外汇交易的市场。近代中国的外汇市场,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有其独特的发展情况: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侵入,在华设立的外国银行垄断了中国的外汇市场。②1935年法币改革后,外汇市场依附于英镑和美元。③抗日战争爆发后,外汇市场出现了复杂的情况,维护法币信誉、防止资金外逃和与日伪的套汇作斗争交织在一起。④战后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导致外汇政策的失败与外汇市场的混乱。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时规定法币对外币的兑换率为法币1元合29.75美元,合英镑1先令两便士半,合日元1.03元,1937年抗战发生后,仍执行自由外汇政策,结果造成严重的外汇资金流失。1938年3月10日,日本在华北设立伪政权的“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大量发行伪联准币,强迫与法币同价行使。国民政府于1938年3月12日公布《外汇请核办法》,从这时起,中国外汇市场开始实行管理制度,原定官价汇率也一再跌落。战后,上海外汇市场重新开放,1946年2月宣布废除每元法币等于美元5分的官定汇率,并自3月4日起新定汇率为每1美元等于法币2020元,1946年12月和1947年6月,又先后将汇率调整为每1美元合法币3350元和12000元,并先后推行“结汇证明书”和“外汇移转证”等办法,也无补于外汇收支的平衡。1949年4月“外汇移转证”的官市汇率1美元可兑换20.5万元金圆券,而黑市汇率则已高达1美元可兑换81.3万元金圆券。外汇市场已趋于崩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