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恶性通货膨胀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75页(1886字)

物价上涨率特别高的、通常也是加速的通货膨胀过程。P·卡甘曾把恶性通货膨胀定义为一般物价水准每月上涨率超过50%的一种状况。后来他又说:“……就是商品和服务价格普遍水平的一次极端迅速上升”。如果接受通货膨胀是一种主观感受的观念(赫尔穆特·弗里希语),就不会对恶性通货膨胀无精确定义感到奇怪。P·卡甘认为,在恶性通货膨胀中,货币丧失价值贮藏职能,而且至少部分丧失交换媒介的职能,公众尽管不能完全放弃贬值中的货币,但要进行代价高昂的努力,以减少迅速贬值的货币保有量。

P·卡甘是研究恶性通货膨胀的代表人物。他在1956年的着述《恶性通货膨胀的货币动态学》(收入M·弗里德曼所编的《货币数量论研究》)中,提出了用于检验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模型,使之成为以后许多有关恶性通货膨胀的着作的基础。卡甘的贡献还在于,如果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即在货币体系处于严重限制下的时期,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那么货币数量论的基本教义——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就经过了必要的检验。

卡甘模型提出了以下形式的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函数

这也是就说,在t时(用对数表示的)实际余额需求是预期的价格水平变动率(α和γ是参数)的函数(预期价格水平用来替代利息率或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这种简化式的合理性在于,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如此之大,以致于它的影响完全决定了其他变量变动的影响。图16-28说明了这个需求函数。在这个函数中,参数α是关键。它决定了实际余额需求对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的弹性。α越高,对预期的通货膨胀的任一特定值而言,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上升1%所引起的实际余额需求减少的百分率就越大。卡甘断言,在恶性通货膨胀时,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反比地依赖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图16-28

这个模型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预期理论。卡甘使用了适应性预期模型,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的变动率可以写为:

此外,卡甘模型还包括实际余额的需求(M/P)D总是等于实际余额供给(M/P)的假设。

卡甘模型包含了这样的重要含义:没有相应的名义货币余额的同比例增加,恶性通货膨胀也有可能持续下去。虽然这个模型是从现代货币数量论所得出来的,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它取决于参数α与β的实际值。卡甘和其他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是:从经验上看,这些参数的数值总是使得恶性通货膨胀不能自行持续下去,而要使恶性通货膨胀持续的话,最终还要求货币供给的同比例增加。卡甘模型引入适应性预期,还可以说明为什么恶性通货膨胀总是趋向于爬坡,预期调整与实际通货膨胀上升间有一个时滞。同样,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对模型结论存在分歧,理性预期认为实际货币余额与通货膨胀的上述关系是不可靠的,包含时滞的适应性调整也是不能存在的,但这种看法缺乏现实经验的有力支持。

为了进一步阐述卡甘的思想,需引入均衡通货膨胀率,指使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相等的通货膨胀率。当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这一比率时,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而不一定是货币供给的增加可能使通货膨胀率上升。均衡的通货膨胀相求:

卡甘认为,在恶性通货膨胀时,αβ<1,这意味着,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供给增长率是稳定的均衡通货膨胀率,现实世界中的恶性通货膨胀并不包含自行加速的通货膨胀率日益大于货币扩张的可能性。卡甘考察了经历过恶性通货膨胀的七个国家,并不存在稳定性条件被违反的情况。因此原则上恶性通货膨胀可以由货币扩张率的缩减而制止。一般而言,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由于通货膨胀的极大的不确定性,规定价格、利率或工资协议的长期合同不再签订,因此可以采取断然措施中止通货膨胀而很少有集团会受到这样合同的损害。而用指数把金融及工资协议和以前的物价被动挂钩的合同,会给通货膨胀以动力,使制止通货膨胀的过程更具破坏性。有趣的是,古德曼证明,在卡甘模型中,如果αβ>1,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增加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下降。而且,卡甘模型也并没有排除αβ>1的可能性。解决这一悖论是从卡甘的假设着手,考虑货币市场的非均衡性,并将这一因素引入卡甘模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