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77页(1441字)
同时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研究通货膨胀问题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实际通货膨胀过程错综复杂,难以分清通货膨胀的根源究竟是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有鉴于此,不能把通货膨胀原因区分为单纯的成本推动或需求拉上,而应该把实际的通货膨胀过程归结为两方面的因素,即所谓“推中有拉,拉中有推”。于是,有些西方学者便采用综合性分析(或称混合分析)的方法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从而形成了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理论。在这方面,R·J·伯尔和爱德华·夏皮罗分别在《通货膨胀与货币理论》和《宏观经济分析》中较系统地表述了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伯尔认为,实际通货膨胀取决于货币需求和与成本相关的制度结构的相互影响。他表述的主要观点为:①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只能在过度需求中产生。伯尔认为,短期通货膨胀率是由货币需求水平和收入议价组织所形成的支配性力量共同决定的。而从长期看,随经济增长达到充分就业后,由于劳动生产率增长与成本下降趋于停滞,分配中的不平等造成的压力将会导致物价持续上涨。在这里,伯尔的分析暗含着一个前提:在短期内,成本推进可以单独发生,但在长期中,成本推进必须以货币需求的提高为基础。在他看来,通货膨胀过程可能从一般的过度需求开始,过度需求抬高物价,而物价的提高又转而提高工资率。②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若无过度需求的支撑就不会长久。通货膨胀过程可能从成本方面开始(如工资率自发上升),但倘若不存在需求和货币收入水平的增加,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将不会长久持续下去。原因是,倘若需求和货币收入水平不增加,工资上升会意味着更少的生产和更多的失业,产量下降和失业增加,最终会使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终止。
夏皮罗的表述则更为精细一些。他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从一般过度需求开始,而无需成本的同时推进;通货膨胀也可以从成本推进开始,但除非需求增长,否则它是不会持久的。对此,夏皮罗借助图16-30进行分析。当产量处于Yf时,总需求函数从AD1移到AD2再移到AD3等等。在一个持续的通货膨胀过程中,这些移动能不断提高物价水平即从A到E到G等等。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工资率将随价格一起上升,因为总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利润增大,利润的增大鼓励生产者增加产量,从而生产者也就增加了自己对劳动的需求。只要促进对最终产品的需求的力量继续使AD函数越移越高,通货膨胀将继续不受抑制。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被称为“过度通货膨胀”的飞奔式的物价水平上涨。但如果从Yf开始,使总供给函数从AS1移动到AS2的工资推进或利润推进,在AD函数仍然处于AD1时,将使AS2与AD1在B处相交,使产量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如果供给再进一步向上推进到AS3,除非伴随着AD曲线移到AD1之上,否则它将把相交点移到C,进一步减少产量和就业。在这些条件下造成的产量连续减少和日益增加的失业,将会结束通货膨胀。这样,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不同,通货膨胀可能开始于供给方面,但如果没有需求方面的相应增长,它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如果单独的成本推进所引起的产量减少和失业加剧迫使货币当局和财政当局采取旨在维持产量和就业的政策,也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在一个有强大的工资推进力量或利润推进力量起作用的经济中,要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避免某种程度的通货膨胀是不可能的。
图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