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需求移动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77页(581字)

通货膨胀学说的一种。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需求结构的变动而引起的。该说由美国经济学者舒尔茨在其《最近美国的通货膨胀》一书中提出。它产生于需求拉上说与成本准进说争论不休之际。主要内容是:在日益增长的经济中,需求一般从某部门向他部门移动。物价在需求增大的部门上涨,在需求减少的部门则因价格的刚性之故而不下跌。因此,整个经济即使无一般的超额需求,由于需求增大部门的价格上涨,仍能带动需求减少部门的价格跟随上涨而使一般物价水平上升。舒尔茨以美国经济为例说:美国经济就全体说来,虽未发生超额需求,但需求结构却发生了变化,即需求从汽车、住宅等耐用消费品移向机械、设备等投资品,需求增大的投资部门,其价格上涨,工资也上升。假如价格机制能充分机动,则需求减少的耐久消费品部门向投资部门转移,就全体而言,即不致发生通货膨胀率和工资上升,但商品与劳动力市场皆为不完全竞争所支配,特别在垄断企业与大规模工会存在之下,任何市场的超额需求皆能使价格与工资上升,而需求不足部门的价格与工资因刚性而不下降。在投资部门的价格与工资经过较久时间上升后,由于耐用消费品的成本增加,便成为该部门的价格与工资上升的压力。于是经济全体虽无超额需求,而亦发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持能续多久,就取决于需求结构的变动能持续多久。这就是所谓的需求移动说的通货膨胀学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