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76页(1767字)

用经济体系存在对产品和劳务超过充分就业供给水平的过度需求来解释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一种理论。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早期货币数量说。欧文·费雪、凯恩斯、弗里德曼、威廉·鲍莫尔等人都为这一理论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货币数量论的代表人物欧文·费雪通过“交易方程式”来说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根据交易方程式MV=PT,他认为V、T在短期内较稳定,P随M的变化而变化,M的增加意味着P成比例上升。如果这种上升是持续的,就出现需求拉上通货膨胀。但凯恩斯认为,M的变动对P的影响并不象货币数量论描述的那样直接,而是先通过流动偏好影响利息率,然后对物价水平的变动产生影响。凯恩斯的论证是,利息率是由货币的供、需两方面来决定的。货币需求由流动偏好,尤其是投机动机所左右;货币供应则由中央银行变动货币数量来决定。如果人们的流动偏好不变,那么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就会使利息率下降;反之,利息率上升。利息率和资本边际效率的对比决定投资总额。而只有利息率低于资本边际效率时,新的投资才会进行。投资增加通过“乘数”作用,引起消费增加,进而引起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成倍增长。而这时若已达到了充分就业水平,则物价就会随货币数量的增加而同比例上涨,即产生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弗里德曼吸收和修正了凯恩斯灵活偏好理论,但他基于利息率对社会经济变动的影响较小的看法,认为货币(M)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名义国民入收入(Y),其变动程序是M→MV→Y。式中V是货币流通速度。弗里德曼认为V是相对稳定不变的,因此,Y的任何变化几乎都是M变动的结果,M的任何增加都将直接引起Y按比例增加。Y的变动代表着产量和价格的变动,当产量不变时,M突然增加,通过“资产调整理论”描述的过程,物价也必然随之上涨。于是出现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威廉·鲍莫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和政策》一书中概括的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模式,在当代较具代表性。他根据凯恩斯关于总需求的增加最初完全反映在产量的增加上而后才引起物价上涨的假定,把产量和物价的全部调整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产量从E增加到C,而物价尚未上涨。②产量继续增长时,越来越大的商品和劳务需求已超过它们的供给,价格便开始上涨,如图16-29中的C点到B点。只有在这一阶段,才能直接看出通货膨胀和失业间的交替关系。③物价与产量水平从B点移向A点,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新的均衡位置。这一过程中表现为通货膨胀与产量下降同时并存,即滞胀。

图16-29

与鲍莫尔模式不同的是,爱德华·夏皮罗在《宏观经济分析》一书中,采用IS-LM曲线来分析需求拉上通货膨胀。他设:IS代表商品供求,LM曲线代表货币供求。由于通货膨胀表述的是物价总水平的动态上涨过程,因而它总是与商品供求、货币供求的失衡有关。IS曲线与LM曲线的移动,一般就意味着原有均衡关系的破坏,经济运行失衡。由于使IS曲线移动的是实际因素,使LM曲线移动的是货币因素。因而,在他看来,两类因素对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作用也就应当分别考察。

关于政府支出、投资等实际因素引起需求拉上通货膨胀,夏皮罗认为,如果出现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IS曲线会向右移。能使IS曲线右移的诸因素包括:政府支出增加而税收无变动;税收减少而政府支出无变动;储蓄函数的下降;出口函数的上升;进口函数的下降;投资边际效率或投资函数的向上或向右移动。需求拉上通货膨胀可能来自其中任何一个因素。

关于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引致需求拉上通货膨胀,从货币因素考察,需求拉上通货膨胀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产生:一是经济体系对货币需求大大减少,在货币供给未增长的条件下,原有的货币存量相对过多。二是货币需求量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多。既便货币需求的减少没有直接产生通货膨胀,毫无疑问这会加重、加快通货膨胀过程;货币流通速度加大,与货币供给量增加一样对物价水平发生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货币供给增长过快是货币因素形成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上一篇:恶性通货膨胀 下一篇:需求移动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