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米德内外均衡协调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713页(1613字)

J.E·米德关于开放经济中一国经济国内均衡与国际均衡关系的一种理论。该理论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分析的原理出发,以新古典的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问题,阐述了国际收支调节中的政策配合问题,被视为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理论框架的一部分。

J.E·米德是英国着名经济学家,1977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该学说的主要观点系统地体现在米德1951年出版的《国际经济政策的理论》第一卷《国际收支》一书中。

米德的内外均衡协调说一般被概括为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模式。两种目标即是指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目标。内部均衡是指非贸易商品市场供求平衡;外部均衡则是贸易商品市场的供求平衡。只有当两个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时,一国的总收入和总吸收才能达到相等。两种工具即支出减少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支出减少政策又称吸收政策,主要是由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构成;支出转换政策是指那些能影响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其中汇率政策是最主要的内容,汇率调整要成功地将资源从非贸易部门转向贸易部门,只有在汇率变动对国内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影响不被引致的通货膨胀所抵销时,才能够完全实现。其他一些转换支出的政策有:关税、出口补贴、进口配额限制等等。米德认为,一种目标需要一种政策工具,要同时达到以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种目标,就必须同时采取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减少政策,单一的政策选择不能同时达到两个目标。

如图16-57所示,图中纵轴为汇率R(以直接标价法表示);横轴为国内支出或吸收A;EE线表示外部均衡,假设不考虑资本流动因素,则其方程为X-M=0,其中X、M分别为出口和进口;YY线表示内部均衡,其方程式为Yf=A+(X-M),其中Yf为一国充分就业状态下的总收入,A为国内总吸收。A=C+I+G,其中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支出。YY线暗含着价格水平只有当总需求超过充分就业收入水平时才开始上升。

图16-57

由于汇率R下降即本币升值会恶化贸易收支,同时导致国内总需求不足,必须同时扩大国内吸收才能保持国内平衡,故内部曲线YY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因为汇率R上升即本币贬值会改善贸易收支,使之出现顺差,要维持外部均衡就必须扩大国内吸收A,通过收入的增长引致进口上升,从而抵消顺差,故外部平衡曲线EE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EE和YY的交点F是内、外部同时均衡的点。而围绕着均衡点F存在四个区域,分别为:①顺差和失业;②顺差和通货膨胀;③逆差和通货膨胀;④逆差和失业。

假设经济最初处于图中K点,即处于内部平衡但国际收支逆差的位置。这时只要减少吸收A即实行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就可达到EE曲线H点实现外部平衡,但却付出了高昂的失业代价。若想从H点出发消灭失业,可采取贬值政策,将支出转向国内商品,促进出口从而促进收入和就业增加,但其结果却可能是贬值时将该经济推向位于K上方的某个位置,在这一点上贬值得到的竞争力为过剩需求所拉动的通货膨胀所抵消。所以,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要成功地实行贬值,必须同时实行吸收政策和转换政策,即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减少对贸易品的过度需求,纠正国际收支逆差,对吸收政策造成的对非贸易品需求减少和供给增多,可以通过转换政策的配合来抵消,从而实现内外均衡。

米德的内外均衡协调论把一般均衡分析运用于国际政策问题,分析了国内经济和国际收支的相互依存关系,为后来的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