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铸大钱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733页(2752字)

中国古代人们围绕铸造大钱、采行铸币贬值政策所提出的不同货币主张。东汉桓帝时(公元147~167年)有人提出“人以货轻钱薄,故致贫困,宜改铸大钱”,时人刘陶(?~185年)对此提出反对意见,明确指出如果铸造大钱,有意实行铸币贬值政策,这不仅无补于凋敝的经济,而且连同货币流通本身也必将陷于更大的混乱,“欲铸钱齐货,以救其弊,此犹养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水木本鱼鸟之所生也,用之不时,必至焦烂,愿陛下宽锲薄之禁,后冶铸议”(《后汉书·刘陶传》)。北朝时(公元420~581年),围绕统治者所行铸币贬值政策,人们各抒己见。南朝的沈演之(公元397~449年)认为“若以大钱当两,则国传难朽之宝,家赢一倍之利,不俟加宪,巧源自绝,施一令而众美兼,无兴造之费,莫盛于兹矣”(《宋书·何尚之传》),他把“大钱当两”视为国家致富、个人增财的捷径。北朝的高谦之(公元486~527年)目睹政府“财用将竭”“军国用少”,提出“别铸小钱,可以富益,何损于政?何妨于人也?且政兴不以钱大,政衰不以钱小”,认为实行铸币贬值政策可使“国得其益”(《魏书·高崇传》)。高谦之所谓“钱大”是指铸币金属成色份量足,“钱小”是指铸币金属成色份量不足即铸币贬值,而铸造大钱究其实乃是实行铸币贬值政策,所以,高谦之“别铸小钱”的主张与铸大钱主张名异实同。唐代,国家因安史之乱而出现严重财政危机,唐政府根据御史中丞第五琦的建议采行铸币贬值政策,在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和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先后铸行了当十、当五十大钱。第五琦认为,政府铸造虚价大钱,“冀实三官之资,用收十倍之利,所谓于人不扰,从古有往”(《旧唐书·食货志》)。值得注意的是,第五琦在提出“别为新铸,不废旧钱”的“改钱”主张时,曾援用“子母相权”概念,希望成色份量足的铜钱(开元通宝钱)与成色份量不足的铜钱(虚价大钱)如“子母相权一样并行流通(同前书)。北宋末年,政府推行铸币贬值政策,在徽宗崇宁、大观年间(公元1102~1110年)铸行当十虚价大铜钱、夹锡钱,导致货币流通状况恶化。鉴于此,时人周行己(公元1067~?年)运用轻重概念分析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平衡或相等关系,指出“钱与物本无轻重。始以小钱等之,物既定矣,而更以大钱,则大钱轻而物重矣。始以铜钱等之,物既定矣,而更以铁钱,则铁钱轻而物重矣。物非加重,本以小钱、铜钱为等,而大钱、铁钱轻于其所等放也。……以其本无轻重,而相形乃为轻重”(《浮址集》卷一,《上皇帝书》)。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周行己主张政府应将“以三为十”的当十虚价大铜钱按其本身的实际金属含量改为当三行使。对铸币贬值政策的影响,周行己分析认为“自行当十以来,国之所铸者一,民之铸者十,钱之利一倍,物之贵两倍,是国家操一分之利,失十分之利,以一倍之利,当两倍之物。又况夹锡钱未有一分之利,而物已有三倍之贵,是以比岁以来,物价愈重,而国用愈屈”,私铸盛行导致物价上涨幅度超过铸币膨胀速度,政府会因此得不偿失、国用愈乏(同前书)。元末明初,王祎(公元1322~1373年)在其《泉货议》中提出整顿钱法,反对使用虚大钱。王祎认为,大钱“质轻而利重,故盗铸者多”,所以历朝大钱“皆旋踵而废”,难以长久行用。明代末期,由于国用匮乏,政府又想靠铸大钱救危机,朝廷命官对此多有议论。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给事中郝敬(公元1558~1639年)在其《钱法议》中主张铸大钱,“以大钱为母,权子行,其费少而利多。今宜另开秘局,所铸大钱或一当三十,或一当五十”,“曰大明通宝”,“与小钱三七、四六兼行”(《春明梦余录》卷四十七《宝源局》)。郝敬把铸大钱视为解救政府财政危机“费少而利多”的捷径,这也正是明政府欲行虚价大钱的本意。对此,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兵部尚书王象乾说得更为明白:“军需浩大,征派不可屡加,内帑不能常继”,所以,建议政府着手铸造当十、当百、当千的虚价大钱以解窘救急(《熹宗天启实录》)。明末清初,出现银荒,邱嘉穗在其《铜钞议》中建议政府用铸造虚价大钱的办法来解决银荒问题,他说:“取白铜之精好者为钞,如今之钱或而稍加重大,镂以文字,面曰‘康熙宝钞’,背曰准五、准十之类,至准百而止,而且中孔则别之以圆,取其内外圆通,流行钱法之义。……用是杂行于散钱之中”(《清经世文编》卷五十三《铜钞议》)。其时,高珩(公元1612~1697年)也主张铸行当十、当百的虚价大钱,并认为用虚价大钱取代白银流通可以凭借君主权力加以实现,他说:“人主之权,变化万物者也,可以顷刻变化人之贵贱,独不能顷刻变化物之贵贱乎?”(同前书,《行钱议》)清代,王瑬(公元1776~1843年)刊行《钱币刍言》,王瑬在该书中提出一套行钞、铸大钱的货币改革方案,主张发行面额一贯至千贯的大钞,兼铸当百、当十大钱,与当一钱并行,大数用钞,小数用钱,同时提出禁铜、禁银政策主张。王瑬认为“行钞法、禁铜器、铸大钱,三者皆前人成说也。……前人分言一事,而予则合言三事。盖分三者而偏举之,未尝不可以各收其利,而未能尽祛其害;合三者而全行之,则见其交相为用,而可以尽善而无弊”(《钱币刍言·钱钞议二》)。在王瑬看来,铸大钱只要与行钞法、禁铜器“交相为用”,就只有好处而无弊端。而王茂荫(公元1798~1865年)在铜钱流通问题上,坚决反对虚价大钱,主张维护成色好份量足的铜钱。王茂荫说:“自来圜法,总以不惜工本为常经”,“考历代钱法,种类过繁,市肆必扰,折当过重,废罢尤速。……而大钱无能行数百年者”(《王侍郎奏议》卷六《论行大钱折》)。对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针对铸行当十、当五十大钱后又开铸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之事,王茂荫指出:“最大之患,莫如私铸,……若奸人以四两之铜铸两大钱,即抵交一两官银,其亏国将有不可胜计者。旧行制钱每千重百二十两,熔之可得六十两,以铸当千,可抵三十千之用。设奸民日销以铸大钱,则民间将无制钱之用,其病民又不可胜言者”(同前书,《再论加铸大钱折》)。王茂荫还运用虚实概念对大钱问题予以分析:“大钱虽虚,视钞票则较实,岂钞可行而大钱转不行?不知钞法以实运虚,虽虚可实;大钱以实作虚,似实而虚”(《论行大钱折》)。表面看,用虚实观分析货币,纸币、虚价大钱为虚,银与足色足重铜钱为实,其实不然。王茂荫多少已经发现,区别货币的虚与实,关键在于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它所表示的真实价值能否相符,而不能只从表面去看币材属性。此外,王茂荫批判倡行大钱者:“论者又谓,国家定制,当百则百,当千则千,谁敢有违?是诚然矣,然官能定钱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钱当千,民不敢以为百;物值百,民不难以为千”。(同前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