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海德格尔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267页(3369字)

【生卒】:1889—1976

【介绍】:

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创始人之一。1889年9月26日生于德国梅斯基尔希,在弗莱堡接受中学教育,毕业后进入弗莱堡大学,1914年在弗莱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15年任弗莱堡大学哲学讲师,曾跟随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共同进行研究,深受胡塞尔的影响。1923年到堡大学任哲学教授。1928年回弗莱堡大学接替胡塞尔退休后空出的教席。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海德格尔被任命为弗莱堡大学校长,他加入了纳粹党并曾在政治上追随过法西斯政权。1934年辞去弗莱堡大学校长职务后继续任教。1945年被停止任教。1951年恢复正常讲课。1957年退体“隐居”,从事着述。1976年5月26日死于弗莱堡。海德格尔最主要的着作是《存在与时间》(1927),其他重要着作有:《论根据的本质》(1929)、《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1929)、《形而上学是什么》(1929)、《论真理的本质》(1943)、《论人道主义》(1947)《林中路》(1949)、《形而上学导言》(1953)、《什么叫思想?》(1954)、《演讲与论文集》(1954)、《什么是哲学?》(1956)、《走向语言之途》(论文集,1959)、《尼采》(1962)、《关于思想之物》(1969)等。

海德格尔自称是本体论哲学家,并且他最终的目的也是要建立一种同以往哲学不同的“新”的本体论。海德格尔认为柏拉图以来的整个西方哲学本体论所讨论的存在,其意义一直没有人真正懂得,因此,他要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他认为,以往哲学总是从“世界”的方面而不是从“存在”方面进行哲学探讨,因而这种本体论是“无根的”,只有从“存在”出发,从“存在”着眼建立的本体论才是“有根的本体论”。海德格尔哲学发展到他晚年,逐渐向解释学转向。他把确定哲学思维的起源及其基本要素和找出通向对存在的“在”本身的思索之路作为自己探讨的两个主要问题,他用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语言分析,力求用的语言思索,以及对语言本身加以思索。海德格尔的哲学理论晦涩阴暗,但他的形而上学(在本体意义上)在方法上的独特性,使他有别于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的整个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因为他把康德认为不可能的那种认识方法(既非数学又非经验的认识方法)当成自己的基本方法。这种差异,正说明他不象康德那样在根本上是启蒙思想家,而是一个以人的实存的不安、死亡、罪恶和颓落为对象的思想批判者。虽然他自己一直不同意将他的学说称为存在主义,但他既提出了“在”的意义的问题,又对人的“此在”如此进行存在状态的分析来解决问题,于是不论他自己承认与否,都被公认为存在主义的创始人。

(1)论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他的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说明“在”的意义,这是他与以往传统哲学家的不同之处。他认为要把握一般意义的“在”本身,就要对“此在”及其存在方式进行实存——时间分析,这是一个基本本体论问题。海德格尔认为,人作为一个存在者,总是一个在此之在。“此在”就是人的存在状态及其诸种可能性,因此,“此在”便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存在。“此在”的存在方式不同于人类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的存在方式,它的特征在于在世界中的存在;“在”本身就显露在“此在”所在的世界中。人作为“此在”不是一个对应于客体的确定的主体,或者说,人不在“主体”之中,而是活生生地在世界之中,在他去“在”的行动中,“此在的本质就蕴涵在它的存在之中”,人于何处对自己的“在”有所作为,有所领悟,他就于何处“此在”。海德格尔认为,通过对人之此在的现象学分析,就能解答哲学史上一直“蔽而不明”的关于存在的问题。所谓对“此在”的现象等分析,就是指对“此在”实际存在的状态,即“在世界中”的活动本身,作出原初的揭示。因此,此在的“在”,就在此在与世界打交道的直接活动中,如与物相交、操心、领会、处身、言谈、沉思、焦虑、决断、与常人共在等活动中。正是在这些基本的活动中,人才能去除自身对存在的囿蔽,而达到存在本身得以揭示所必需的前提。

(2)论畏与怕 海德格尔认为,人生在世总带着情绪,情绪比认识更早地领悟着存在,情绪实现出此在已经在此的实际状态。最根本的情绪是“畏”,“畏”和“怕”是不同的。怕总是指向某种具体的确定的对象,如怕死而贪生,这是一种非本真的存在状态。只知死的现象,不知死的意义;只知死的痛苦,不知死对人生开放的可能,都会产生怕。而畏之所畏者却不是任何在者,无确定的对象,是对整个存在不放心;是对茫然不知所措的存在总体的虚无漂渺难以给出一个确定的界定时,所产生的一种超然情绪。这种对“在世本身”的畏,“启示着无”。人在突如其来的无家可归感和孤独境遇中,发现自己孑然一生,什么也找不见,唯有自己的存在才可以操心,这样,由畏启示出的虚无、孤独感的结果,反倒是自由和责任感。畏使人一无所虑,使人在一片虚无的强压下振奋起来,正视自己的存在,去获得一种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的畏就是对死亡之畏,就是“向着不确定的确定的死的先行”,在这种先行中,人从生死间的张力领悟到存在,悟彻到自己一生的价值和责任,又使这种最大的畏变成最无所忧虑的东西。人的存在正是在“畏”中揭示它的意义来的。

(3)论死亡 死是存在主义深入讨论的一个问题,尤其是海德格尔对此作了深入讨论。这曾使不少人认为存在主义就是关于死亡的哲学。在海德格尔看来,死是存在的一种状态,是存在着的人必然碰到的存在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的存在就是向死亡而在。因此,讨论存在尤其是人的存在,就离不开讨论死亡。死亡是人必须自己承担的、别人无法替代的一种存在方式。同时,死亡又是人所面临的最大可能性——人固有一死,死亡本身虽然不确定,但却决不可能逃脱。人在死亡面前,可表现出多重的情志。但最寻常的情志就是人们在其现在的存在中,掩盖着死的可能性的存在。这种掩盖使人处于暂时的“平静”和麻木之中,看见别人死,为别人送葬,但很少意识到自身的死。一旦人悟彻到自己必有一死,那么,人生存在的大义就会从“死”的悟彻中显现出来,人就会发现他是不可替代的主体,他要自己去生活并为其生活负责。这样,人就回复到他的自由中了,不怕死而投入到生。

(4)论常人 Man在德文中作为不定人称句的主语,提的是一般人,并非具体的人。因此,海德格尔所使用的“常人”概念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没有个性。他说:“常人不是某个确定的人,而同时是一切人,尽管不是作为总和。常人给人规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在常人的领域,人总是按照预先确定了的准则和规律行事。在常人世界里没有自由,没有选择,没有过错,没有责任,因为常人代替人进行选择,由常人承担一切过错,而人是不负责任的。因此,常人不是人的真正存在,而是一种异化的存在。海德格尔的“常人”概念与基尔凯戈尔的“群众”概念一脉相承。基尔凯戈尔曾论述道:“群众就其概念本身来说是虚妄的,因为它使个人完全死不悔悟和不负责任,或者至少是削弱了他的责任感,把它降为零数。”这是针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导致的人的异化现象而提出来的,因此基尔凯戈尔提出要提高个人的地位,为保卫个人而斗争。海德格尔的“常人”概念也强烈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要求恢复人的尊严,为此,它寻求人的价值、人的意义,探索人的本质,反映存在主义哲学的特征。

(5)论超越 超越原是一个宗教术语,意味着人在信仰中超出自身,朝向上帝。在海德格尔那里,超越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宗教性,而获得一种内在的性质。他和其他存在主义哲学家同样认为,“超越就是最本质的存在”,但他进一步把超越与人的本质相联系,认为这种不断超越现有界限的行动正是人的本质,因为人的存在正在于他能够不断超越自己现在所是的。因此,上帝的存在不是超越的存在,只有人才能超越,并且不断地超出自身而趋向未来。他认为,“超越表示主体的本质,表示主观性的基本结构。超越构成自我。”

上一篇:蒂利希 下一篇:马塞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