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百货之母论
书籍:中华金融辞库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743页(604字)
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对货币问题的认识。王夫之很重视货币的作用,认为“金钱者,尤百货之母,国之贫富所司也”,如果没有货币流通,则工农业生产的劳动成果,将“委积于无用”,造成人民的贫困(《读通鉴论》卷二七)。他认为金属币材“其得之也难,而用之也不敝,输之也轻,而藏之也不腐”(《宋论》卷四),具有值高稀少,不易磨损,携带轻便和便于久藏等优点。对劣币驱逐良币问题,他认识到“恶钱充斥,则官铸不行,人情趋轻而厌重,国钱之不能胜私铸,久矣,……恶钱不行则国钱重”(《读通鉴论》卷二二)。为解决恶钱问题,他推进崇唐开元九年至二十九年(公元721~741年)宰相宋璟粜粟十万石掉换民间恶钱送少府销毁之举,使人民免受损失,恶钱自行消失。王夫之主张以铜钱为唯一的流通手段,反对发行纸币,认为“交子变而为会子,会子变而为钞,其实皆敝纸而已矣”;“以方尺之纸,被以钱布之名,轻重惟其所合而无等,则官以之愚商,商以之愚民,交相愚于无实之虚名而导天下以作伪”(《宋论》卷四)。他还认为“银之为物色,固不若铜铁为械器之必需,而上类黄金,下同铅锡,亡足贵者”,并指出用银作币”盖出于一时之利”,而且是“愚天下之人而蛊之也”(《读通鉴论》卷二〇),他因此也反对以白银作为货币。王夫之主张铸造足重铜钱,“行之百年,使银日匮,而贱均铅锡”以专用铜钱(《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