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
书籍:中华古文明史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774页(413字)
明代十三朝皇帝陵墓。
在今北京昌平天寿山下。自永乐七年(1409)修建长陵起,到清顺治元年(1644)修建思陵止,共建长(成祖永乐帝)、献(仁宗洪熙帝)、景(宣宗宣德帝)、裕(英宗正统帝)、茂(宪宗成化帝)、泰(孝宗弘治帝)、康(武宗正德帝)、永(世宗嘉靖帝)、昭(穆宗隆庆帝)、定(神宗万历帝)、庆(光宗泰昌帝)、德(熹宗天启帝)、思(思宗崇祯帝)十三陵。陵园随山川地势错落分布,以长陵为中心,各陵向左右排列。陵区面积40平方公里,四周为围墙,有大红总门户。
门前有石牌坊、下马碑,门外有神路通各陵。神路中央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周有石华表。神路两侧除神道石柱外,又有石人12个,石兽24个。各陵布局、规则基本相同,面积大小有异。
陵门前有无字碑,门内有祾思殿,为祭奠之所,殿后有宝城。
宝城内筑土之下即为帝、后玄宫(墓穴)。
1956年发掘了*定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淳泥国王墓
下一篇: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