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804页(534字)

古代佛教石窟。

在今河南洛阳南伊水两岸东、西山上。南北长约1公里。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前后始凿,历经东西魏,北齐、隋、唐,北宋仍有续凿。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97000余躯,碑刻3600多品,佛塔39座。其中北魏窟龛约占1/3,以宾阳洞、古阳洞等为代表。唐代窟龛约占2/3,以潜溪寺、奉先寺等为代表。

北魏时,所凿佛像面容削瘦,褒衣博带,以三世佛为主,出现大型世俗供养人行列,如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像。艺术风格优雅端严,有世俗化、汉化趋势。唐代佛像分为三期,第一为太宗至高宗时期,以潜溪寺等为代表,多为纪年造像龛。第二为武周时期,大中型窟龛较多,以奉先寺等为代表。奉先寺大卢舍那佛高逾17米,群像布局严谨,刀法圆熟,开窟造像艺术已达鼎盛。题材中阿弥陀佛与单体观音像增多,为净土佛流行于洛阳的反映。

第三为中宗神时至德宗时期,逐渐走向衰落,规模与数量远不如前。但密宗造像却有盛行之势,大日如来与千手千眼观音像等出现,只是形体稍嫌滞重。石窟内碑刻之多为全国之冠,除刊刻《金刚经》、《心经》等经文,大量为题记,其中有当时医药、行会制度、中外交往等资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云冈石窟、敦煌石窟并为北方三大石窟。

上一篇:云冈石窟 下一篇:北石窟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