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渠
书籍:中华古文明史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832页(187字)
古水利工程名。
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由赵国中大夫白公提议开凿,故名。起谷口(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东南流,经栎阳、下入渭水,长二百里。
灌田四千五百顷(约当今二十八万亩),为民所称道。
唐时在泾阳城北建三闸分水:北称太白,中称中白,南称南白,总称三白渠。
其后渐堙,然断续不废,至清末可灌田二百顷。1926年后改筑为泾惠渠。
上一篇:灵渠
下一篇: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