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202页(197字)
又作傀儡子、魁儡子、窟儡子。
即木偶戏。传说起于汉初,原为丧乐。东汉时,京师宾婚嘉会也表演以娱宾。
北齐时,因有姓郭而病秃者一角,形象滑稽,故也称郭公、郭郎、郭秃,后主高纬尤爱好之。
宋代傀儡戏最盛,种类甚多。据《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武林旧事》、《梦粱录》记载,有悬丝傀儡、走线傀儡、杖头傀儡、药发傀儡、肉傀儡、水傀儡等。
元、明、清均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