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203页(441字)

春秋孔子创立的学派。

儒的前身为古代巫、祝、史、卜,至孔子授徒三千,始形成学派。视孔子言行为最高准则,以《》、《书》、《礼》、《乐》、《易》、《春秋》为六经,提倡仁义,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伦常关系。战国时,分为八派,以孟子荀子两派为主。孟子崇尚礼乐、仁义,主张德治、王道,提倡忠恕、中庸之道。

荀子讲究礼法并施,王(道)霸(道)统一。西汉时,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以孔孟思想为主体,融会道、法、阴阳等家的学说体系,儒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

适应各个朝代统治者的需要,结合本身的发展轨迹,儒家学说演变出不同形态。两汉时,以读、论、注儒经为主,表现为经学。

魏晋时,王弼、何晏糅合道儒,表现为玄学。

唐时,韩愈以孟子继任者自居,排斥佛老,表现为道统说。宋明时,表现为兼取佛道的程朱、陆王理学。清时,前期表现为汉学、宋学,后期表现为今文、古文经学。

自明代后期起,儒学受到批判,正统地位开始动摇。但传嬗二千余年,影响深远巨大。

上一篇:傀儡戏 下一篇: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