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211页(425字)

知,指知识、认识,包括道德观念。

行,指行为、行动。古代对知行即认识与实践关系,有种种不同的解说。先秦时,《左传·昭公十年》云:“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提出知易行难说。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也”老子云“圣人不行而知”,皆认为有先天之知,知可以脱离行而存在。

荀子则曰:“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认为知来源于行,行高于知,知是为了行。

两宋时,程颐云:“人力行,先须要知”,朱熹亦主张先具备知而后再行,称为知先行后说。明王守仁反对程朱学派割断知行关系,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二者本不可离”故称知行合一说。同时之王廷相云:“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认为只有行,方能出真知。明清之际,王夫之云:“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认为行是知的基础。直至近现代,谭嗣同强调知,章太炎强调行,孙中山有行易知难说,皆为对知行关系的不同理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