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215页(424字)

指汉代学者将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的六种类型。

出于《周礼·地官·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西汉末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这是对于六书最早的解释。象形、象事、象意、象声指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文字的使用方式,而转注重在字义,假借重在字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让,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发展了刘歆学说,从此六书成为专门之学,千余年间学者研究古文字均无能超出其范围。

上一篇:古文 下一篇:八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