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249页(394字)

简称《易》。

书名。周代占卜书。传周人以蓍草占卜,较甲骨占卜容易,故名。一说以“变易”之义而名。

包括《经》、《传》两部分。《经》指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附卦辞、爻辞,又名《易经》,萌芽于商周之际,形成于西周时。

《传》又名《易传》、《大传》,为儒家对《易经》的解释。共十篇,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旧称《十翼》,成书于战国晚期。

该书以八卦象征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又以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为产生万物的本源。注本有唐孔颖达《周易正义》、李鼎祚《周易集解》、南宋朱熹《周易本义》、近人高亨《周易古经通说》、《周易大传今注》等。现有中华书局点校《十三经注疏》本通行。1973年湖南长沙王堆汉墓出土《六十四卦》、《系辞》及卷后佚书五篇,与已知各本相比,差异较大,当可称为别本《周易》。

上一篇:诗经 下一篇: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