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傩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303页(377字)

亦称傩祭。

古代驱除疫鬼的禳祭。祭时有模拟人兽角斗之舞,后演变为逐疫驱鬼之舞。其流行遍于宫廷、民间、都市、农村。

汉唐时,腊日(十二月初八)前一天夜,宫中每以宦官主持傩祭。

以十至十二岁少年一百二十名,头戴赤巾,身着黑衣,手执鞉鼓,扮作侲子;以十二成人披兽皮,戴毛角,扮能食鬼、、妖怪的十二神兽,以一人头戴四眼发光之面具,着玄黑上衣,下围朱裙,手蒙皮,一手执戈,一手举盾,扮方相氏。宫内燃庭灯,点爆竹。

仪式开始后,侲子等击鼓呐喊,唱逐鬼辞。方相氏率十二神兽作兽舞,挥长戈自四面阴暗处逐鬼祟。

绕庭院三遍后,持火炬逐鬼出端门。门外有卫士千人等候,接炬出宫,再传五营千骑,持炬至洛水,投于水中,仪式至此完毕。其舞粗犷,场面激烈,面具狰狞。宋时,舞中出现将军、判官、钟馗、门神、灶君、土地、六丁六甲,娱乐成份增强。

上一篇:散曲 下一篇:六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