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月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310页(229字)

古代天文学上使用的月。

又称经天月。是月球连续两次和某一恒星具有同一黄经度所需要的时间。

亦即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当于27.321661日。古代关于恒星月的概念是与月亮一日平均行度概念相关连,在西汉三统历中首先使用。

淮南子·天文训》算得其长度为27.32185日,三国魏黄初历(220)得27.32161日。第一个取得27.32166日这一数值的是隋代的大业历(607),其后各家历法也都测得很近似的数据。

上一篇:近点月 下一篇: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