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秋狝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369页(347字)

清代皇帝出京射猎大典。

古帝王秋天出猎谓“秋狝”。木兰,满语为“哨鹿”之意,指吹木哨以诱鹿群。康熙二十年(1681),清皇帝率满、蒙大臣及八旗禁卫军出京北巡,在原蒙古喀喇沁等部牧地拟设围场,继以木栅、柳条边设围,为皇家狩猎场(今河北围场县)。并设总管统辖,沿边设卡伦(哨所),禁止民人入内。

围场北即蒙古高原,中多丘陵,有伊逊河流过,水草茂盛,林木参天,野兽孳生。康熙、乾隆、嘉庆三朝,皇帝每年秋天来此围猎,称木兰秋狝,并训练士卒。

蒙古诸部、新疆维吾尔族等首领轮班随围陪猎,称行班。行围结束时举行盛宴,并有摔跤、赛等活动。乾隆时出猎规模最大,且常于木兰围场处理蒙藏事宜。

道光元年(1821)停止出猎以后,围场管理渐疏,树木被伐,百姓流入其内耕种。

上一篇:导引 下一篇: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