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中华古文明史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28 12:35:08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307页(310字)

古代打击乐器。

初以陶土制鼓筒,后改以木制,双面或单面蒙皮,以槌击之。相传黄帝时已杀夔(大兽),以其皮蒙鼓。商时,有蟒皮木筒鼓。卜辞中多见鼓的象形字。

秦以前,中原地区鼓有二十多种形制。其中鼗又称鞉、鼗,俗称拨浪鼓,长柄,鼓筒两边悬球,手举摇转击奏。

鼙,又作鞞,为军中常用小鼓。鼛,为鼓中最大者,长一丈二尺。夏朝以前,鼓已用于原始歌舞伴奏。

同时,为礼仪乐队中必备之器。

祭祀、祈神、驱魔、布教、庆典、劳动、战争时,常以鼓声振奋精神,渲染气氛。秦汉以降,各少数民族鼓与阿拉伯系、印度系鼓传入。

唐时,有三十余种鼓。清时,多至五十余种。河南安阳商墓曾出土单面蟒皮粗腰木筒鼓的残物。

上一篇:类书 下一篇:风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