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异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38页(562字)

人与人之间的对立。

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异化是异化劳动的表现和规定之一。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本来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活动在改造对象世界中得到实现。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一方面物化了自己的个性,实现了自己的本质,同时也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需要相符合的物品,使另一个人的本质得以实现。通过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人与人统一起来,相互补充,相互满足,相互实现、相互印证。

可是在现实中,由于人的本质异化了,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异化了,人的生命活动变成了谋生活动,变成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他人,人的劳动产品也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他人,其结果是导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即资本家对工人的活动和产品的支配,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即异化。这时马克思从人的理想本质的异化出发去说明人与人异化,带有人本主义色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分工和所有制出发去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为科学地说明人与人的异化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方法。在《资本论》及其研究手稿中,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并从它出发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产生的经济基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和对抗,从而科学地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