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6页(1807字)

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意识。

个人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individuum,意思是不可分的东西、个体。古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个人地位与作用的思想,奠定了西方个人主义最初的思想基础。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得到迅速发展的准备时期,这时个人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专注于人的个性解放。

17、18世纪是个人主义发展得最全面最迅速和真正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时期,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

17世纪个人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利已主义与洛克的“自然人权”与“契约论”。18世纪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思想代表包括法国的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与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合理利己主义。

从18世纪向19世纪过渡中,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又采取了英国哲学家边沁、穆勒等人倡导的功利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认为社会集体是虚妄的。19世纪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就是个人主义一词的正式出现,并被用以概括整个资产阶级的整个意识形态体系。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1840年出版的《论美国的民主》一文认为,“个人主义是一种只顾自已而又心安理得的情感,它使每个农民同其同胞大众隔离,同亲属和朋友疏远。因此,当每个农民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小社会后,他们就不管大社会而任其自行发展了。

”(商务印书馆,1991年中文版,第625页)认为个人主义是民主主义的产物,并随着身分平等的扩大而发展。19世纪下半叶起,一方面是个人主义系统化和明确化的时期,另一方面则是个人主义逐渐衰退的时期。

这时期,一方面,有的思想家如美国的杜威,希望改造个人主义,创造出一种能解脱资本主义精神危机的“新个人主义”;另一方面,更有一大批有识之士,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批判个人主义思想,甚至将个人主义视为资本主义文化弊病的总渊薮。

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个人主义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禁欲主义的有力的思想武器,曾起过解放思想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消极的方面。个人主义是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一切从个人的需要和个人的幸福出发,发展到极端,就会不择手段去满足个人的私利,危害着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近来在我国流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提法,仍然是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某些事件和场合,确实可以做到主观为自己,客观也有利于别人,但在许多场合,主观上为自己考虑,客观上并不有利于别人甚至有损于别人。

正如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关键并不在于,当每个人追求自己私人利益的时候,也就达到私人利益的总体即普遍利益。从这种抽象的说法反而可以得出结论:每个人都妨碍别人利益的实现,这种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所造成的结果,不是普遍的肯定,而是普遍的否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2页。)

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和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同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原则根本对立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逐步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剥削制度,个人主义已经丧失历史进步性。但作为意识形态的个人主义思想,还会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还会膨胀起来。只有到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情况下,也就是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个人主义才能最后消灭。

个人主义与个人利益是不同的概念和范畴。正当的个人利益是个人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必要条件,是应该得到合理的甚至法律上的保障。

而个人主义则是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它将个人利益无限膨胀,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或他人利益之上,甚至损害社会或他人的利益。

混淆个人主义和个人利益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不但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而且对于抑制个人主义思想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自由主义都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小团体主义只不过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仍然是与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格格不入的。

个人主义在个人品德上表现为自私、偏狭、贪婪、虚伪、狂妄、冷漠,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是不受欢迎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