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发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60页(1317字)

人的个体主体性的获得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转化为自己意识的对象,实现了主体向客体的转化。人通过这一主客体分化而使自己二重化,使实践活动表现为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辩证运动:人的本质力量向客体存在形式的转化(对象化);客体、客观对象(包括前人活动的成果)向主体活动形式转化,使主体获得新的素质、特征和能力(非对象化)。人作为实践主体的这种特性即人在实践中改变环境并在改变环境中改变自身,担高自身改变环境的能力,表现出人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在每个人身上又因他们各自的内在和外在条件的差异而表现为个体的主体性。这是哲学理解的个性。

在个性问题上,哲学的任务是联系特殊去把握普遍,因而它着重在阐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的个性发展的制约,也就是说,各个时代的个人如何在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下发展自己的个体主体性。

克思主义哲学在研究个性发展问题时坚持的方法论原则是:把个人因素归结于社会根源。从孤立个人出发解释社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文艺复兴以来的个体主义,自我中心思潮,片面强调个人欲望、个人需要而不考虑社会对个人的制约和为个人规定的界限。

这种个性发展虽然在资本主义早期反神权反宗教禁欲主义中起过积极作用,但它必然导致的个性绝对自由,必然会严重冲击社会公共生活秩序。与此相反,把个人因素归结于社会根源的方法意味着在阶级社会里把个人归结为阶级的划分和对立,因此,在这种社会里,个性是受非常具体的阶级关系所制约和约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认为个性的发展同劳动的发展相联系,并受劳动发展的制约。人的个性表现在他作为个体的主体性活动中,也物化在他的劳动产品中。

但由于旧式分工、私有制和阶级统治的存在,人的个性发展不得不经过一个从个性异化(分工、商品货币关系对人的奴役是它的根源)到个性自由(共产主义下的个性)的过程。

从人类历史上看个性发展的历史过程大体上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三形态理论是一致的。这就是:第一大形态(自然经济)为低下生产力所制约的社会关系的特点是“人的依赖关系”。

在这里,人的个性发展是极其缓慢的。个体几乎没有独立性和个体意识。第二大形态(商品经济)。与社会化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关系的特征是以对“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由此产生影响人的个性发展的两个趋势:一方面是商品经济使个人有了某种独立性;另一方面商品货币关系又给真实个性带来新的束缚。

实际上,“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6页)。第三大形态(共产主义)由于在第二阶段下资本“驱使劳动超过自己自然需要的界限,来为发展和丰富个性创造出物质要素”,因此“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个性发展)创造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87页、104页),使人的个性达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同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