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19页(3297字)

根据中国社会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关环节和方面进行的自觉调整和完善。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自身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含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等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它决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

社会主义具体经济制度包括经济管理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调控方式等主要内容,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赖以实现的形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否定,而是对不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某些具体经济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不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对某些有缺陷的具体经济制度进行改革,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就不能很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优越性就不能很好发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是对现行具体经济制度的一概否定,而是对现行具体经济制度的继承、发展:保持和继承现行具体经济制度中的合理部分,改变不合理的部分,同时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创造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具体经济制度。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我国建国以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其所以如此,除了历史的、政治的、思想的原因之外,就经济方面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这些弊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即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企业和职工之间的正确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机构必须通过计划和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对企业进行必要的管理、检查、指导和调节,在此前提下,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自我改造和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现代企业必须有集中统一的领导、生产指挥和高度严格的劳动纪律,同时又必须坚决保证广大职工和他们选出的代表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真正做到职工当家做主,使劳动者的积极性能够正确地有效地发挥。

创造一种适合中国情况的、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努力探索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应该是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体制。

对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需要由国家调拨分配的部分,对某些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实行计划调节。对其它部分产品和经济活动,实行市场调节。

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指导性计划主要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实现,指令性计划是必须执行的,但也必须运用价值规律。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程度、方式和范围,要经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改革我国的所有制结构,采取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方针,发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作用。采取这个方针,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快发展,绝不是要削弱或取消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更不是要实行经济“私有化”。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和发展领域,根据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客观需要确定,不是简单地以它所占比重的大小作为衡量改革成绩的标志。

与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相适应,在分配体制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在消费资料的分配上反对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保证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既提倡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同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和纠正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开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步重点是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同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第二步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中国农村经济出现了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进入了全面改革的阶段。经过十年的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主要表现:(1)全民所有制企业活力增强。经营管理自主权有所扩大,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厂长(经理)负责制。

在国营小型企业中推行了租赁经营责任制。还在一部分国营企业中进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试点,对煤炭、冶金、有色金属、石油、石油化工、铁路、邮电等7个行业实行了投入产出包干。(2)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得到调整。从1978年到1988年,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由80.8%下降到64%,集体所有制经济由19.2%上升到32.7%,个体、私人经济、中外合资及外商独资经济发展到3.3%。(3)指令性计划范围缩小,市场调节的范围和比重扩大。通过搞活消费品市场,建立生产资料市场,发展资金市场,开放科技市场、劳务市场、房地产市场试点,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和健全。(4)进行了财税体制、工资制度改革。(5)逐步打破过去纵向封闭型的条块状经济结构,开始形成横向开放型的网络状经济格局。

(6)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陆续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5个经济特区。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在这些城市内有的建立了小型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带、山东和辽东两个半岛。

1979年到1987年,兴办了近万个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我国也在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兴办了二百多个合资或独资经营的企业。

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度增加。

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定,主要是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各项改革措施,逐步建立符合计划调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的,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综合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努力缓解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矛盾,逐步减少通货膨胀,使国民经济基本转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

在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