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45页(3440字)
【生卒】: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介绍】:
名丘,字仲尼。孔子的先世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的前几世,即失去了贵族身份,后因宋国内乱,逃往鲁国,世为鲁国人。襄公二十一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的尼山),父亲叔梁纥,母亲颜氏。孔子三岁时丧父,后随其母生活。
据《史记》称:“孔子贫且贱”,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孔子二十岁时作过委吏(会计)二十一岁时曾为乘田吏(管理牛羊的小吏)。
孔子博学好问。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大约三十岁时开始聚徒讲学,从事教育事业。据说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又是一位热心政治,急于用世的政治活动家。五十岁以后,孔子的主要精力从事政治活动。
鲁庄公执政期间,孔子曾为鲁国的中都宰,齐鲁吏谷之会,孔子相礼,显示了自己的外交才干,曾一度升为鲁国司寇(司法部长)但仅三个月即去职。鲁庄公十三年,离鲁,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
晚年归鲁,从事文化与教育,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为保存古代的文化典籍作出过积极的贡献。鲁哀公十六年,孔子七十三岁,病逝。
孔子的政治理想 孔子生活在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变革时代,即所谓“礼坏乐崩”的时代。在政治上,孔子以维护周礼为己任。
他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周监于二代,郁郁乎,吾从周”(《八佾》)。
鉴于周礼的破坏,他提出了以“复礼”为目的的“克己复礼为仁”的政治学说。
他一方面反对奴隶主贵族的腐败,另一方面更加强烈地反对新兴地主的潜越行为。企图政变“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天下无道”的现实,想望着“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让历史回到“礼乐征服伐自天子出”的“天下有道”的西周时代。因此,在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如鲁公室与三家的斗争、晋国铸刑鼎和季氏实行“田赋制”等等,孔子的基本立场都是站在保守的一边的。
但是他的仁学思想,尚贤政治以及整个教育思想中包含着许多积极的进步因素。如果剥开和抛弃它的守旧的礼的外壳,许多东西都是可以批判地继承的。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对仁下的基本定义是“克已复礼”,他说:“克已复礼为仁。
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问仁的细目,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浦》)这是孔子对仁下的基本定义,也是孔子对仁和礼的关系的概括。
“复礼”是“仁”的目的,“仁”是“复礼”的手段。凡符合礼的视听言动都是“仁”,否则便是“不仁”。
就内容和形式来分析,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内容,“礼”是“仁”的形式。
到春秋末期“礼”已徒具形式,孔子要用“仁”充实“礼”,使之名符其实。按照“周礼”,每年秋冬之交周王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叫“颁告朔”;诸侯把历书藏于祖庙,每逢初一杀一只羊祭庙,然后回到朝廷听政,叫“告朔”。鲁君早不亲临祖庙,也不听政,但每月初一照例杀一只羊虚应故事。
子贡主张既无内容,形式也不必保存了;孔子坚决反对:“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八佾》)。孔子知识,如果没有新的内容去充实徒具形式的“礼”,复礼只是空话。“人而不仁,为何礼”,“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的仁,即是为复礼而提出的。
孔子回答樊迟问仁时,说“爱人”。又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迟而迟人”(《雍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浦》)。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迟而迟人”,即所谓“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所谓“恕”,二此合起来,即所谓“吾道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这些都包含着抽象的进步意义。
实质上孔子的话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答仲弓问仁时说的。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是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仁”有三项内容:一是说使民要谨慎,不要逼迫太甚,闹出乱子来;三是说不怨恨国君,不要怨限大夫,一三两项制约“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项。因此,孔子的“恕道”并不包括对民的反抗行为。
孔子的尚贤政治 孔子很重视人才。当樊迟问知时,孔子回答说“知人”,并且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后来子复知道这话时,解释说:“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臬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浦》)。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成为知礼乐行仁义的“贤人”,主张国家选用贤才,实行贤人政治。这在孔子时代是顺应潮流的进步思想。但“尚贤”同“亲亲”相矛盾,因此孔子的尚贤政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最终不能摆脱礼的束缚。
孔子的正名思想 孔子在第三次去卫国的路上,同子路的对话中提出了他的正名思想。
子路问他到卫国后首先做什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觉得孔子有点“迂”。
孔子解释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
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孔子的时代“名实相怨”已经很久,孔子要正的名正是这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现实,是要用旧的名去正已经出现的现实。
因此,孔子的正名思想是守旧的。但提出名与实的关系,则是有价值的。正名后来成了中国逻辑学讨论的重要问题。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伟大教育家。
他顺应“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创办与官学相对的“私学”,通过几十年办学的经验创立了教育学。在孔子前虽有了上千年的官学,却没有教育学。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据《论语》记载,孔子的教育学已开始分科教育:“德行(道德教育)颜浦、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培养外交人才)宰我、子贡;政事(政治人才)冉有、季路;文学(包括诗学在内的文献专业)子游、子夏”(《先进》)。孔子倡导师生平等,说“当仁不让于师”,老师和学生互相平等地讨论问题。
孔子反对学生对老师一味顺从,颜浦尽管多次受到孔子的赞扬,但孔子认为颜浦“予吾言无所不说”并不好。他对能够独立思考的子夏很赞成,说“启予者商也”(《八佾》)。“教学相长”明确提出是在《礼记·学记》中,但这个思想在孔子的教育学中已经形成。
孔子是第一个把推理艺术运用于教育的思想家,他提得“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
孔子提倡学思并重,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从教学中接触到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关系。学,在这里泛指一切感性知识,思,则是则属于理性的范畴。学思并重,不只是一个学习方法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方法论问题。
这些在孔子时代提出确是可贵的。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不是严格意义下的哲学家。
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没有所谓“形而上”的本体论范畴。“天命”在孔子思想中还是一种神秘的主宰力量,他说“(吾)五十而知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宪问》)。孔子把“命”看成一种规定万物的有秩序的异己力量。
孔子没有明确地把“天”人格化,但是孔子把“天命”抬到与“上帝”意旨等同的地位。孔子对鬼神取怀疑态度,“子不语乱力怪神”,“敬鬼神而远之”,但他又主张“祭神如神在”,“非其思而祭之,谄也。”这实际上又承认了鬼神的存在。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与命,即从命,与仁,即从仁。
这样,听天由命与事在人为便发生了矛盾。对于这种矛盾,学术界的理解不一,有人认为是辩证统一,有人认为是折衷调和。
孔子反对“过”与“不及”,主张折两用中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思想,学术界的解释也有分歧,有的认为是辩证法,有的认为是折衷主义。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值得珍贵的财富。历史地评价孔子,批判地继承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是一个严肃的科学研究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