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
书籍:社会历史观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52页(648字)
研究未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德国学者欧·费莱希泰姆于1943年首先提出和使用,主张象研究历史一样研究未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高度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人口、交通、教育、环境、生态等严重问题,未来学开始得到广泛的注意。未来学探讨的是: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前景,揭示按照人类所作的各种选择走向未来的可能性。研究未来学的目的是根据当前世界的现实情况去预测未来,预测世界将怎样演变。
它通过揭示现象的相互联系和发生原因,以及决定未来发展动态的最重要因素,预测将发生什么和怎样发生,区别哪些是必然要发生的,哪些是可能控制的。未来学的特征是世界性、高度综合性和远期战略性。
西方的未来学基本分为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两大派。悲观主义派认为,按照现代社会所出现的管理不当、资源巨大浪费、污染危害严重、人口增长迅速等情况分析,人类文明最终将被窒息,因而对未来他们提出了“零的增长”的论点。
其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经济学家佩切伊。乐观主义派认为,更好的技术会补偿污染危害、资源枯竭等,在未来的超工业社会中,经济将会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物理学家卡恩。
1967年,主要是欧洲未来学家们在挪威奥斯陆举行了第一次世界未来研究大会,1973年在巴黎成立了世界未来研究会。
我国在1979年1月成立中国未来研究会,出版有《未来与发展》杂志。
上一篇:节操
下一篇: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