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56页(1036字)
【生卒】:(1712—1778
【介绍】: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
祖籍法国,生于瑞士日内瓦,少年失去正常的家庭教育。卢梭学过诉讼,当过学徒、店铺伙计、仆人等。
环境使他沾染了许多恶习,也使他了解了民众的疾苦。后来他投奔华伦夫人,开始了系统的读书与思考。
1742年卢梭离开华伦夫人来到巴黎,开始与百科全书派交往。1749年他的论文《论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获第戎科学院征文奖。
他对这个问题作了否定的回答,第一次提出了自然状态与文明状态对立的思想。1755年《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出版,进一步阐发了上述思想,也导致了他同百科全书派的决裂。
1762年出版了《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尔》。
因思想激进被当局通缉,书被查禁,卢梭被迫逃亡。
直到1770年通缉令撤消他才最后定居巴黎郊区。晚年他拒领国王的养老金,也不接受达官贵人的馈赠,以抄写乐谱为生,写作了《忏悔录》等自传体着作,对自己的一生作了最后的审视和辩白。
卢梭的主要贡献属于社会政治领域。他围绕“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发展”与“克服不平等的途径”等问题,阐述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政治理论。
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只是进入社会之后才丧失了本性。
他假设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之前,处于自由、平等的自然状态。人的自我完善能力在外部因素的促进下,激发了人类过社会生活的诸般潜能,最终产生了私有制,通过订立契约建立了国家和法,进入了不平等的社会状态。在私有制的基础上,文明的进步伴随着人类不平等的深化和加剧。
卢梭的有关理论表现了崇尚自然的倾向,但是他认识到人类不可能退回到自然状态。因此他试图建立一种真正合法的社会契约,以取代历史上以牺牲人的自由与平等为代价的社会制度。
他认为,理想的社会契约其要旨是每个订约者把自己的全部权利都转让给集体。由于订约者并没有把自己交给任何个人而只是服从自己,因而在订约后仍然保持着自由和平等。
这样形成的共同体就是民主共和国,全体人民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人民有权定期决定政府的形式和替换不合格的执政者,并且有权推翻不合法的暴政统治。
卢梭的社会政治思想代表了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激进的民主倾向,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纲领。他对于理性、科学和文明在私有制前提下所产生的作用,提出了与其他启蒙思想家不同的观点。他的思想标志着启蒙主义开始了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