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79页(2944字)

一定历史时期的主体,在一定生态的、社会的环境和条件下,由一定的生活价值观制导的、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生活活动总和,它体现主体发展水平和基本生活特征,是主体因素与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生活方式主体可分三个层次:①个人,②群体(如妇女、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等人口群体以及城市居民、乡村居民等社区群体)、社会集团(如民族、阶级、阶层、职业集团、血缘集团、宗教集团等),③整个社会。主体诸因素,从生活方式基本载体的个人来看,包括个人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养以及个性、价值观和生活经验、生活能力等等。主体因素中,以文化心理特别是以世界观、价值观为一切活动的制导中枢。人的任何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有一定期望值的能动的活动。

人的生活方式,是由一定的需要和利益引起的动机启动的;是根据自身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态度形成的生活理想、价值取向和预期目标进行设计、创造的;又是由自身进行控制、评价、调节和进行变革的。但是,主体诸因素,不仅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乃至个性、世界观、价值观,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条件下形成和变化的,受客观环境、条件的制约、影响。而且,主体因素,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与一定的客观条件相联系,外化为现实的生活活动,才能形成一定的生活方式。主体因素特点与客观环境、条件特点和主体因素与客观环境、条件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方式,构成生活方式的特征、类型。

由于主体因素与客观条件纷纭复杂,二者之间的联系、互动也多种多样,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千差万别。

人的生活方式中,既有自然属性的因素(如饮食、两性关系等),又有社会属性的因素。由于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的自然本能的生理需要,是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而且,只有通过社会才能不断造成满足各种需要的手段,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和发展自己。因此,人的自然本能的生理需要,受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社会规范以及主体的社会地位的制约。

所以,人的生活活动,通常首先从社会的角度思考问题,社会的动因制约、支配生理需要的动因。因此,正是社会属性的因素,而不是自然属性的因素,标志着人的生活方式的本质特征。

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不同的社会集团、不同的社会形态,便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所以,对于人的生活方式,首先应着眼其社会属性,只有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系出发,才能认识和把握它的本质。

由于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人的精神世界与心理活动也是十分复杂的,人的社会联系、社会关系又是多方面的,因此,人的生活方式不能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这些方面和层次构成生活方式的各个分支系统。从人的生存、发展的活动内容来划分,它包括:劳动(职业)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社会政治生活方式、文化认识以及宗教生活方式等等。这些构成生活方式整体中的各个分支系统,都具有各自的功能,并以实现自己的功能为中心,由一系列要素、环节组成。如消费生活方式,是由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及其相联系的客观条件(生活资料)、要素等构成的一个系统,它与劳动(职业)生活方式构成要素、活动特点大不相同。

这样,生活方式的各个分支系统,使生活方式表现为多元的特点,即每一分支系统都自成一个中心。

这容易使人们忽略各具特殊性的各个分支系统之间的联系,把个别分支系统或某几个分支系统当作生活方式的整体,出现把生活方式狭隘地理解为生活资料的消费生活方式,或更简单的“吃、穿、住、用、玩”方式之类的问题。生活方式各个分支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只有从生活方式各分支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才能把握生活方式的本质特征。

例如在我们社会中,单纯从一个人的吃、穿、用的水平方式上很难认清他的生活方式本质特征。因为,即使生活水平高,如果精神空虚,生活行为违背社会主义道德,其生活方式整体结构也是畸形的、不健康的,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所以,要科学地识别、评价生活方式,必须全面地把握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把握生活方式的整体结构。

人的生活方式中,既包括主要在个人自由支配时间进行的“私生活”领域的生活活动,也包括社会公共领域的生活活动。

前者在人的生活方式整体中,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随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闲暇时间逐渐增多,这一领域的活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随个体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活动将更加重要。

因此,不能把生活方式狭隘地理解为人的“私生活”领域的活动方式,而把劳动(职业)生活方式、社会政治生活方式排除于生活方式整体系统之外。

生活方式是一种历史现象。

任何社会生活方式,都是以往社会生活方式的继续,它是历史文明的积淀,承传以往生活方式凝固化了的习俗,它体现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生活方式的纵向联系。没有这种联系,便没有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

这种联系,也体现在特定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生活经历中形成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特点上。正是生活方式的民族特点,使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与它民族的生活方式相区别,以本民族生活方式中凝聚的文化结晶,对整个人类生活方式和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任何生活方式,也必然具有时代特色,必然随主体的发展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异。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的进步,表现为不断除旧布新,演化嬗变,这是生活方式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生活方式变革中,必须不断克服落后的传统习俗的阻力,同时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传统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

在生活方式的演进中,不论是个人的还是群体的、社会的生活方式,总是不断地吸收、移植外来的生活方式的因素,并且逐渐地将其溶化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中。但是,任何主体,对外来生活方式的影响,又总是吸收与拒斥的统一。即通过鉴别、筛选,吸收适合自己特点和需要的因素,拒斥不适合自己特点和需要的因素。

如果盲目地排斥一切外来的生活方式,就会导致封闭、僵化,影响自身生活方式的进步;如果盲目地接受一切外来生活方式的影响,良莠不分,也将不利于自身生活方式的健康发展。

生活方式的演进,是在主体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在客观条件发生综合性变化的影响下,由主体自觉地进行控制、调节的结果。

任何生活方式的形成、演变,都是一个较长的、渐进的过程,它不可能像政治制度变革那样,可以通过爆发的形式实现,只能在新的生活方式的量的逐渐积累的基础上实现,这就必然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

从个人生活方式的形成、演变来看,不但要有客观条件的形成、变化过程,而且必须有个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克服旧的生活习惯羁绊的过程,有个新的价值观的形成、旧的价值观的扬弃过程,这也必然需要较长的时间。

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上最高类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生活方式,就更加是一个长期的需要艰苦努力的过程了。

上一篇:生死观 下一篇: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