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的争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82页(1112字)

中国50和60年代长期存在的一场学术争论,参加争论的学者甚多。

50年代前期,主要是探讨生产力的要素问题;中期,讨论所谓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是否走到生产力的前面;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随着平心发表一组论述生产力性质问题的文章,争论集中在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的内部矛盾、生产力有无两重性等问题。

生产力包含几个要素?一种意见主张两要素论。

以于光远等人为代表,认为社会的生产力是生产工具和生产者两方面因素的总和,其主要论据是,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同构成生产的要素是不同的。

另一种意见认为,生产力应为三要素,除了生产工具、生产者,还包括劳动对象。持这一看法的有王学文、孙冶方、骆耕滇等学者,他们引用克思关于“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论述为根据,认为劳动过程的要素也就是生产力的要素,因为生产力不能存在于劳动过程之外。

怎样理解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是否走到生产力的前面?这些问题是在1956年至1957年间,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政治报告”决议引起的。一种意见认为,生产关系不可能走到生产力的前面,生产的发展和变更首先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和变更开始的,先是生产力发生变化,然后生产关系才发生变化,因此,生产力始终都是走在生产关系的前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客观规律要求,生产关系只能与生产力适合,或者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走到生产力的前头。

另一种意见认为,目前中国的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的性质,但是这种“适合”不能作机械的理解,实际情况表明,某些生产关系已经走到了生产力的前头。

什么是生产力的性质?平心认为,生产力性质,乃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同时也是生产力的一般强变性与特殊强变性的综合。

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属性,主要反映生产过程中的自然力变化;社会属性主要反映生产过程中人的自身的变化。生产力的一般强变性,是指生产力在各个历史时代催促社会转变与发展的一般物质原则;它的特殊强变性则是指生产力运动在一定经济形态中适合于当时生产需要,引起社会转变与发展的特殊作用。

另一种看法认为,所谓生产力的性质是指什么样的生产力而言,例如是手工劳动还是机械化劳动,以及它们的规模的大小等等。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生产力的性质乃是指生产力所具有的不断发展的本质和性质而言,不是指生产力的质和量的规定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