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史观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90页(891字)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是孙中山吸取美国社会学学者威廉关于人类“求生存”是社会发展“原动力”的思想并加以发挥而成的。

初见于1924年8月所作《民生主义》讲演,1924年在《三民主义》中正式提出。民生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就是“人类求生存”的进化发展史,“民生”是社会历史的“中心”,“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三民主义·民生主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在孙中山的着作中,“民生”的含义比较含糊,有时指社会经济生活问题,但主要是指人本能的要求和欲望。

为了解决民生问题,孙中山提出“经济革命——社会革命”的课题,认为民生主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孙中山的民生史观、看到了物质生活的重要性,把“民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加以探讨,并主张通过发展经济和政治来解决民生问题,使中国变成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在发展资本主义过程中,克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弊病,具有进步的政治意义。

但是,民生史观把“人类求生存”的“本性”和“欲望!”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否定了人们在阶级社会里各自的物质生活要求是受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生活要求,不能单纯归之于自然的人性,恰恰在这一点上,孙中山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民生史观还认为,“互助”是人类不同于其他“物种”的“人性”,“孙中山强调要以“互助原则”代替“竞争原则”,并把这看作是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

据此,他反对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认为,“阶级战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而是社会当进化的进候所发生的一种病症,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动力的学说“倒果为因”,断言,中国只有大贫、小贫的区别,而无阶级的对立,认为“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同上)主张解决中国民生问题,实现“最高理想”,只能用和平方法,不能展开阶级斗争,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正因为民生史观的二元论或唯心主义性质它也就不可能指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