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制生产方式
书籍:社会历史观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90页(565字)
以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占有和剥削生产劳动者——奴隶为基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
它是继原始公社制生产方式之后人类历史上第二种生产方式,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剥削人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普遍采用了金属工具,有些地方使用青铜器,有些地方使用铁器。农业耕作广泛地用犁耕代替锄耕,有些地方兴修了较大规模的水利排灌工程。
手工业有了分工,出现了矿治、舟车、皮革、酿酒、织帛等手工作坊,组织了巨大的建筑队伍,修建了许多宏伟的建筑。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占有生产劳动者——奴隶。这种人身的占有,是奴隶制的基本特征。奴隶不仅没有人身自由,而且不被当作人看待,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可以任意打骂、买卖、馈赠,甚至屠杀奴隶。奴隶劳动的全部生产物归奴隶主占有,奴隶主只是为了使奴隶继续为他所劳动,才用极少的生活资料维持奴隶的生命。世界历史上,奴隶制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西欧的生产奴隶制,大批奴隶主要用于工农业生产;一种是东方的家庭奴隶制,大批奴隶主要用于农内奴婢。
奴隶制生产方式代替原始公社制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的进步。它保存了大量的劳动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古代科学文化的繁荣。
奴隶制生产方式必然表现为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阶级斗争,这种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奴隶起义。
上一篇:民生史观
下一篇: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