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268页(991字)
生产力系统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之一,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能运用其体力和智力,使用劳动资料的加工和改造劳动对象的人。
包括体力劳动者和参与物质生产过程的脑力劳动。劳动者是生产力中人的要素、能动的要素,他们制造、使用生产工具,推动生产工具不断更新。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体力和智力是任何劳动者所必须具备的。
任何社会和生产都不能没有劳动者及其所具有的劳动力。
生产资料只有在劳动者的运用下,才能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马克思说:“机器不在劳动过程中服务就没有用。不仅如此,它还会由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破坏作用而解体。铁会生锈,木会腐朽。
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7页)。劳动力(体力和智力)的状况如何,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原始社会的全体成员都从事体力劳动,某些原始的智力活动也是从属于体力劳动的,因而生产效率很低。
后来,发生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社会分工,多数人从事体力劳动,少数人专门从事脑力劳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马克思说:“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做管理者、工程师、工艺师等等的工作,有的人做监督者的工作,有的人做直接手工劳动者的工作或者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的愈来愈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这种劳动能力的担负者也被列在生产劳动者的概念下(马克思:《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06页)。这就是说,劳动者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者,而且包括脑力劳动者。当代,脑力劳动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整个社会物质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科学技术在生产中越发显示出它的先导作用,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生产、科学、技术出现了一体化趋势,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逐渐趋于接近和融合,这预示着社会生产力将有更大的发展。
在社会生产中,劳动者总是处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中发挥作用。在私有制社会里,劳动者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只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不再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而是以主人翁的身份参加社会劳动,从而为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开臂了广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