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人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372页(1008字)
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把人性看成是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性学说,与抽象人性相对立。
生产劳动是人性产生的根源。生产劳动从一开始便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离开这种生产关系和其它社会关系,劳动就无法完成。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这种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体系则更加丰富。正是这些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决定了人性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第18页)。
社会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现实的人性也在不断演变。历史上的一些抽象人性论,所以把人性看成是永恒不变的,是因为他们颠倒了人性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
他们提出一种所谓的永恒标准的人性,并以这种非科学抽象的人性作为解释历史的出发点。把历史的发展变化归结为人性的丧失和复归,提出人的天性和理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和衡量历史的尺度。马克思主义认为:“不管是人们的‘内在本性’,或者是人们的对这种本性的‘意识’,‘即’他们的‘理性’向来都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第567页)。人性总是现实的、历史发展着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人性有着不同的内容。离开变化着的社会关系去虚构所谓永恒人性是不存在的。
人性是在现实中存在和发展的,在阶级社会中就表现为人的阶级性。
因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物质经济关系集中表现为阶级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决定其它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表现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也成了人们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因此,在阶级社会中,一切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这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种关系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第12页)。各阶级的人在社会经济体系中有不同的地位,对生产资料有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物质利益和生活方式,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具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思想、心理等。承认人具有阶级性,并不是要求把丰富的社会关系简单地归结为阶级关系;把人性简单地等同于阶级性。在具体的人性中,不同的阶级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也还存在着共同人性。如共同的语言交流思想、共同的美感、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等。当然,这种共同性也还是受阶级性制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