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385页(1149字)

社会文明的两大组成部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社会进步和发展状态的体现和标志。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特别是自然界所取得的积极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首先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和进步。包括体现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上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革新,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效率的提高,物质财富的增长等。

它其次表现为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人们物质生活方式的积极变化,在衣食住行等各个物质生活方面享用的物质生活资料质量的提高、数量的增多、种类的丰富等。

社会物质文明是直接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的,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物质文明既反映了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所达到的水平,也体现了人们在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中获得自由的程度。

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积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一方面表现为社会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包括社会的科学、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卫生等项事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应的物质设施的改善;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社会风尚的发展和进步,包括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思想情操等等的积极演进。社会精神文明中教育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情操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尤其是思想道德情操方面,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社会精神文明和社会物质文明相互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精神文明的发展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着物质文明的巩固和发展,精神文明在不同程度上规定和制约着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总是协调一致的,而往往出现不一致甚至严重失调的状况。有的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较高但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却较低;相反,有的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却相对较高。在整个建立在私有制和剥削以及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历史时期里,存在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精神生产的发展,相联系的物质文明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不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平衡而且有时还会出现严重的失调。

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城市和乡村之间对立的消除,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才有可能得到一个经常的比较协调和比较全面的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