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28页(8720字)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因此在这一理论前我们通常冠以“邓小平同志”的字样,称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这一理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一)“特色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三次代表大会为分界,可分为孕育、基本形成和深化系统化三个阶段。
孕育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邓小平同志在党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一致向前看》(它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和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报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特色理论”发展的胚胎阶段,“特色理论”的若干重大理论原则在这两篇讲话中几乎都能找到它的最初表现形式。比如前者已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四个现代化建设为全党工作的重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切实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法制建设等,后者则提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并着重批评了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右的思潮,进而提出,“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的中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则从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作了最早的理论概括,在总结的十条中虽然有的还不那么深刻和准确,但毕竟是条理化了,此时的“特色理论”可以说已发育成一个“躁动于母腹中的婴儿”了。到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这个思想一是指出“特色理论”的根本指导原则,二是正式地给“特色理论”定名,使它从此有了科学称谓,标志着“特色理论”之孕育阶段的结束,从此进入基本形成阶段。
基本形成阶段(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党的十二大不但明确了“特色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指导原则,使它有了科学称谓,而且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并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分两步走(后又明确第三步即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同时为我国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强调了“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并明确提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都要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和斗争。
党的十三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十三大政治报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六条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明确地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是“特色理论”在政治上的集中表现,它所包含的理论原则又是“特色理论”的核心内容);明确提出“生产力标准”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概括了十二条理论观点,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初步建构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这个理论的基本形成。因此,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深化和系统化阶段(党的十三大以来)。
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概括了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十二条共识,总结了十三大之后的新经验,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之后,江泽民同志在建党七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分别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从一个新的角度阐述和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从时代发展的新高度,进一步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的基本经验,同时也提出和回答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这为十四大对“特色理论”进行新的概括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四大对“特色理论”的新贡献主要表现在:第一,对“特色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定义作了新的概括,特别是指出它与时代特征的关系;第二,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九个方面建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并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理论的精髓。对“特色理论”体系的这种概括比之以前的概括更为系统,理论特色更鲜明,层次性更高,而且具有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三,突破了市场经济只能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的僵化观念,比较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观点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比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所阐明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及与此相关的经济体制改革更准确、更深刻、更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对“特色理论”的重大发展;第四、正确评价了“特色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特色理论的”的主要内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
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第九、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还有其他许多内容,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三)“特色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只有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立场上去加以理解,才能把握这一理论的真谛,从而使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
理论上的创造,源于创造性和实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理论上的光辉结晶。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每前进一步,无不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离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会偏离这条道路,也无法理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特色及其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不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不相结合,不可能有现在的一套方针、政策,不可能把人民的积极性统统调动起来,也就不可能搞好现代化建设,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76页)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核心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无论是党的基本路线,还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无一不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贯穿着、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后,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对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的判定。
在这个问题上能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事关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走向。在这方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有着许多极为有益的教训。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党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订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建设能够摆脱贫困的社会主义。”“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显然,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主要矛盾、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路线的确定,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过去长时期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而这种计划经济又是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作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这是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一理论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没有明确揭示在资源配置中计划与市场谁为基础或主导的问题,在发挥市场作用时,又受到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这一传统观念的束缚,妨碍了对市场这一经济手段的充分利用和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邓小平同志南方巡谈话进一步澄清了这一理论问题的迷雾,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为从根本上破除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同时又把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开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确立,反映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迫切需要。
从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创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于此一理论的发展过程之中。
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下确立起来的。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它所包含的基本理论原则,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
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突破;改革开放的实行,并且把它提到总路线总方针的高度,是对高度集中的僵化体制和闭关锁国政策的突破,特别是关于改革开放得失成败三条标准提出更是对“左”的僵化的思维定势的突破;“四个坚持”虽然不是新提出的,但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强调并与改革开放相结合的,因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因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及其所体现的理论原则,也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下确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又都浸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为了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彻底革命精神和严肃科学态度相统一的体现。它不仅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而且是我们在思想上、工作上永远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的法宝。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客观实际,正确地处理改革和建设中的问题,才能使我们的思想符合于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并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具有某种预见的能力,以便争取在任何时候都掌握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
(四)“特色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结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经历了七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次历史性飞跃在理论上的结晶就是毛泽东思想。它正确回答了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经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并且在如何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想成果。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这一次历史性飞跃在理论上的结晶,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2、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丰碑。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是以时代的特点及其所规定的最重大的课题在理论上得到解决为阶段性路标的。
已经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是现时代所提出的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课题。能否正确地回答这一课题,关系到能否推动时代的前进,能否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大问题。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这一课题的过程中遭到严重的挫折甚至惨重的失败,这说明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社会主义确实存在着一个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中国十四年来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第一次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初步回答了这一最重大的时代课题。尽管这一回答还带有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的某些现实特点,但因共性总是寓于个性之中的,而且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是只有中国。
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不可能不有重要指导意义,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根本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当然要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又必须与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
而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之间还有若干中介环节,这些中介环节如不正确地确立起来并获得解决,则不能过渡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因此,在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必须形成既遵循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又符合当时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理论、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那么,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之间最根本的中介环节,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二十多年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所以发生某些严重的挫折,就是因为那时尚未形成这样的理论和路线。
因此,有中国持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基本路线,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理论依据和根本指导思想,它是指引我们的多项工作和整个事业胜利前进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