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31页(1072字)
【生卒】:约公元前372—前289
【介绍】:
名柯,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政治主张不见用,最后退居讲学,与弟子万家等着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理论,提出了“仁政”学说,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多,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孟子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民,不要无视人民的力量。他的仁政的各项具体措施就是以这个总的思想为指导制订出来的。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必自经界始”,即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主张“省刑罚,薄税敛”,在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以后,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孟子还提出“性善论”为其仁政学说提供论证。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仁政就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么孙丑上》)“仁政”来源于“不忍人之心”的道德观念。“不忍人之心”孟子也叫作“恻隐之心”,除此以外,孟子认为人人生来都有的天赋本性还有“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最基本的四种道德品质仁、义、礼、智,是从这种无赋的“心”发端的。
孟子认为,从知识、才能来看,人生来就分为“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天”生下人类来,就是要使先知先觉的人去开导启发后知后觉的人,历史的发展是靠那些明君、圣人的智慧和才能。孟子从社会分工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合理性出发,把分工和阶级对立说成是“天命”决定的,为剥削制度、阶级压迫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作了理论论证:“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还臆造了一个五百年一乱一治的历史循环圈,他认为只有真正的“王者”和“命世之才”出现,才能化乱为治,杰出人物,正是按照这个历史循环期出现的。这样,他的英雄史观被纳入历史循环论的体系,并和天命思想结合起来。孟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