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阶级政治思想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35页(876字)

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关于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和政治关系问题的理论、观点的总和。

它是在奴隶制解体过程中,伴随着封建经济结构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经济基础和阶级利益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我国从春秋战国之交算起,封建社会长达二千余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始终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孔子提出的以“礼治”、“德政”为中心的“治国之道”,主张复礼、中庸、仁爱的思想,始终被儒家学派奉为圭臬。虽然因时而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后来的儒家学派始终把礼乐和仁义作为其思想的主要内容。所谓“礼”指为维持封建剥削制度所必需的一切秩序和规范,但其主要的原则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等;尊礼,就是要遵守这些秩序和规范。而“乐”的用意,是在陶冶人的性情,缓和上下矛盾,以乐配礼,增强礼的作用。所谓“仁”、“义”抽象地讲是指做人的道理,主旨是要人们遵守封建礼法,服从封建秩序,正如孔子所说:“克己复礼为仁”。

家有在政治上主张“仁政”,以此来缓和阶级矛盾。

同时儒家还保持了殷周以来的“天命论”,宣扬“知天命”,“畏天命”,但也重视人事,强调人力。

儒家的这些思想适应了各个封建朝代统治阶级的需要,因此被奉为封建统治思想,处于正宗地位,对于中国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延长,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不同,西欧自公元五世纪进入封建社会后,基督教神学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其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权政治论,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上帝创造一切、高于一切的观念成为观察一切政治问题的依据。人和国家成为上帝的创造物,一切权力都被解释为来自上帝,并最终受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力支配。第二、它把基督教道德作为自己的伦理基础。强调人们世罪恶,将“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标准,要求人们爱上帝,服从上帝的安排。

第三,它认为国家权力来自教会,教权高于王权。正因为西欧封建社会一切政治思想都以神学的形式表出来。因而神学异端就成为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反对教会统治的基本思想形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