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46页(3320字)

克思于1859年1月在伦敦为他的经济学着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所写的序言。

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要点和实质作了经典性概括,人们了解和研究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和唯物史观创立的重要文献。马克思在世时除将其编入《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公开出版外,还将它略加删节单独发表在1859年6月4日伦敦出版的德文《人民报》上。

后来这篇《序言》被译成英、俄、日、中等几十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

中译文载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62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

马克思在《序言》里,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和艰苦探索的历程,从而反映了马克思总结自己世界观的转变过程。

首先,简短地叙述了马克思从1842年主编《莱菌报》到50年代末的思想进程。马克思原计划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分六册出版。1858年8月——11月写成了第一册,并于1859年6月出版。

此后,马克思没有按原计划继续写下去,因为他对以后几个分册中的基本思想的细节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于是他重新阅读大量资料,写下了23个笔记本的手稿。

随着手稿的扩大,马克思产生了把准备好的资料写成三卷书的思想,这就是后来的《资本论》。马克思说《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的续篇,它的副标题就是《政治经济字批判》;但《资本论》包括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学习的专业是法律,他的主要兴趣是哲学的历史。

而促使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现实斗争的推动。直接动因有两个:~是马克思1842——43年任《莱茵报》主编时遇到有关物质利益问题的多次辩论和论战,这是促使他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另一是,马克思不满意当时流行于工人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肤浅言论,认为他们善良的前进原望,大大超过了对社会历史的实际知识,而“以往的研究不允许我对法兰西思潮的内容本身妄加批判。”这两方面的情况,深深地触动了马克思,使他由信奉黑格尔的关于国家、法的观点转变为对黑格而法哲学的批判,认识到一切法的关系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关系。

这就需要对市民社会的解剖;需要对现实社会深刻矛盾的解剖;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从1843年迁居巴黎后,开始仔细研究了许多着名的经济学着作,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由于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使他离居巴黎和布鲁塞尔,流亡到英国伦敦。从这时起,直到生命结束,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就成了马克思科学研究的主攻方面,决心在理论上彻底弄清和解答那些曾经使他感到羞恼的“历史之谜”。

马克思在《序言》中还总结了他多年研究的成果。

特别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最精辟、最简明扼要的概括。其基本点是:

《序言》第一次阐明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马克思透过各种社会现象,发现了一个简单的,但却长期被人忽视的事实。

这就是:无论在哪一个社会当中,人们都必需首先解决吃、穿、住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就不可能有其他各种社会活动,也不会有社会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把人们和自然界联系起来,形成生产力系统,同时也形成了生产关系系统,派生出社会的上层建筑。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序言》把社会生产力作的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放在首要地位,同时考察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依赖关系及它们的相互作用。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又作为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对生产力发生影响,二者实际上是不可分离的。

它们的矛盾统一就构成生产方式。

《序言》指明生产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决定作用。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社会基本规律。

《序言》还考察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马克思对社会历史作静态的、结构上的分析以后,接着转入动态的考察,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正是由于它的作用,社会形态才得以由低级到高级的依次更替。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必须改变原来的生产关系,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而改变原来的生产关系,就意味着社会革命的到来。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社会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社会上层建筑也就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这就非常明确地指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一般说来,政治的、法律的、上层建筑的变革要快一些,而就全社会来说,意识形态的变革要慢一些。

在社会变革时期,物质的、精神的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各种冲突。对于这种冲突,不能以意识的根据来解释相反,意识的冲突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序言》首次使用了:“社会形态”这个概念,并且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不是任意发生、任意进行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这就提出了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问题。社会革命不能在条件不成熟时人为地制造出来。

但是,生产力的发展也不会自动决定革命的成熟,不能消极地坐等革命的到来。社会革命要求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统一。这个原理的客观真理性已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所证实。

凡不尊重这一规律的人们最终都受到了无可逃避的惩罚。马克思把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分为:亚细亚的(大体指原始公有制)、古代的(一般指奴隶制社会)、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等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它将会被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所推翻。

人类社会的阶级压迫,也将以资产阶级社会的灭亡而告终。

所以,马克思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这表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自然界的规律一样,是客观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是,不能把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等同起来,忽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能动作用。

在《序言》中,马克思表述的是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对任何社会都是适用的。但是在各类不同的社会中,又有它各自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在研究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规律时,还要以一般规律为指导,对各类不同的社会形态作具体的考察。

总之,马克思阐述的上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既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又是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科学方法论。

这些基本观点在《资本论》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论证,并且被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分享到: